此处书肆林立,墨香四溢。
不少身着儒衫的学子穿梭其间,或驻足翻阅,或低声交谈。
“掌柜可有新版的《格物初阶》?”一个年轻学子问。
“有,刚到货!”掌柜从柜台下取出一本装帧朴素的蓝皮书,“楚大家编撰,工部监印,里面有杠杆原理、滑轮应用、简易水车图说,都是实用之学,才五百文!”
“五百文?这么便宜?”学子惊讶。
“朝廷补贴,推广格物之学,造福民生!”掌柜笑道,“陛下说了,学问不能只藏在书斋里,要惠及百姓!”
“陛下圣明!”学子肃然起敬,掏钱买下。
林臻在书肆外驻足片刻,看着学子们争相购买《格物初阶》、《农桑辑要》、《百工图谱》等实用书籍,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慕容嫣此举,开风气之先,将学问从高阁引向田野工坊,功在长远。
日头渐高,林臻转回朱雀大街,在一家名为“清风楼”的茶肆二楼临窗雅座坐下。
要了一壶碧螺春,几样精致茶点。
凭窗望去,长街繁华尽收眼底。
车水马龙,行人如织。
商贩吆喝,顾客盈门。粮店门口,伙计正卸下新到的“江南贡米”,米粒饱满晶莹。
布庄前,妇人挑选着“苏杭新绸”,色泽鲜亮。
药铺里,坐堂郎中为病人诊脉,学徒忙着抓药。
更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叫卖着针线、糖人、泥哨等小玩意儿。
孩童们围着货郎嬉笑追逐,清脆的笑声洒满长街。
远处,运河码头方向,帆樯林立,号子声隐约传来。
那是漕运的船只正在装卸货物,将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运来,又将北方的毛皮、药材、煤炭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