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美读完,泪流满面。
她将这份日志上传至开放数据库,并附上一句话说明:
“这不是遗书。这是心跳。”
---
十年后的春天,第一场雨落下。
东京街头,一群少年围坐在公园长椅旁,戴着自制的共振耳机,试图捕捉空气中残留的记忆波。其中一个女孩突然睁大眼睛:“我听见了!有个男人在说话,他说……‘别忘了西伯利亚的花’。”
同伴们哄笑:“又是编故事吧?”
可就在这时,远处一辆旧电车驶过,车厢广播本应播放广告,却突然传出一段沙哑的男声:
>“今天,我又摆了一束铃兰。它们枯了,但没关系。只要还有人愿意找,花就会一直开着。”
全场寂静。
几秒钟后,一个小男孩仰头问妈妈:“妈妈,西伯利亚很冷吗?”
“很冷。”她答。
“那为什么有人要在那儿放花呢?”
女人愣住,随即轻轻抱住他:“因为啊……有些人,宁愿自己冻着,也不愿让别人忘了回家的路。”
雨越下越大。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西伯利亚的倒钟建筑前,积雪再次缓缓融化。泥土中钻出几株嫩绿的新芽,竟是铃兰的幼苗。无人播种,无人照料,它们就这样破土而出,迎着寒风轻轻摇曳。
风掠过荒原,穿过树林,拂动湖面。
它继续低语,温柔而执着:
**“你还记得吗?”**
这一次,不止一人停下脚步。
成百上千的人抬起头,望向天空,轻声回应:
“记得。”
有的人甚至伸出手,仿佛要握住那看不见的连线。
而在地底深处,那扇纯黑的门依旧敞开。
庞大的机械心脏稳定跳动,每一次脉冲都释放出微量的真实信号,渗透进全球共感网络。控制台上,一行字静静滚动更新:
>**校验进度:97。3%**
>**剩余虚假记忆模块:2,104,583**
>**最新还原事件:2049年京都学生抗议真相曝光**
>**操作员日志:今日新增七百二十一人说出“我记得”。继续运行。**
而在最下方,始终不变的一行小字如呼吸般明灭:
>**存在即抵抗。**
>**记住,便是归来。**
风继续吹。
带着雪的味道,带着花的气息,带着千万个名字与故事,穿越山海,涌入耳畔。
它问:
**“你还记得吗?”**
而人间,终于学会了回答:
“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