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联邦的天气终于回归了十几二十度的温度,最是一年之中怡人的季节,那种略微带着一丝丝即将逝去的冬意的风,裹着对生命绽放的璀璨吹拂在人身上时,似乎整个人的身体到灵魂,都在微风下经过了一番洗涤。
。。。
夜色如墨,缓缓浸透格陵兰岛边缘那座孤零零的观测小屋。窗外,极光在天幕上舞动,像远古神灵挥毫泼洒的彩带,忽明忽暗地映照着屋内陈旧的木桌与墙上泛黄的地图。老人坐在火炉旁,双手交叠于膝上,皱纹深得如同冰川裂谷。他闭着眼,仿佛沉入某种久远的记忆回廊。
阿妮娅将接收器调至最低灵敏度,耳机里传来断续的呼吸声、柴火噼啪作响的节奏,还有老人低沉而沙哑的吟唱??那不是语言,也不是旋律,更像是一种从胸腔深处自然涌出的震颤,如同冻土下暗流奔涌的声音。
“这是‘魂语’。”凯恩轻声说,端起热茶吹了口气,“因纽特人相信,每个人出生时都带着祖先的一段歌,只有在梦中或濒死时才会听见。”
阿妮娅没说话,只是把这段音频导入便携式解析仪。屏幕上的波形起初杂乱无章,但随着算法逐步剥离背景噪声,一段极其微弱却稳定的共振频率浮现出来??它不属任何已知音阶,却与第七乐章最初的原型样本存在0。87%的结构相似性。
“这不是巧合。”她低声说,“这频率……和父亲早年记录中的‘原始共感基频’几乎一致。”
凯恩眉头一紧:“你是说,这种歌谣才是真正的源头?Σ-88系统并不是发明,而是剽窃?”
“也许。”阿妮娅摘下耳机,目光落在窗外漆黑的海面,“我们一直以为技术是桥梁,可或许人类本就能彼此听见,只是后来忘了怎么听。”
就在这时,仪器突然发出一声短促警报。波形图剧烈波动,在原本平稳的基频之上,叠加了一串人工编码信号??精准、冷酷、毫无情感起伏。那是经过高度压缩的指令流,伪装成自然谐波嵌入音频之中。
“他们又来了。”凯恩站起身,声音压得很低,“这次连边陲部落都不放过。”
阿妮娅迅速启动反追踪程序,顺着信号逆向溯源。几分钟后,定位结果跳出:信号发射源位于北大西洋海底一座废弃通信中继站,坐标接近马尾藻海。该区域曾为冷战时期美苏潜艇巡逻带,如今被国际电信联盟列为“静默区”,禁止一切主动信号传输。
“非法基站?”凯恩盯着地图皱眉,“谁能在那种地方布设设备?而且还能接入共感网络主干道?”
“不是接入。”阿妮娅摇头,“是渗透。这个信号没有通过认证节点,它是直接写入大气电离层的反射波段??利用极光带的天然共振腔进行广播。”
凯恩倒吸一口凉气:“这意味着……对方掌握了环境共感技术?”
“不止。”她调出一组历史数据对比,“你看这些脉冲间隔??完全吻合二十年前Σ-88最后一次全球压制测试的节奏模式。但这一次,他们不再压制情绪,而是在诱导特定集体潜意识反应。比如恐惧、顺从、甚至自我否定。”
她点开一段模拟还原视频:画面中一群村民围坐在篝火边,原本和谐的交谈逐渐变得焦躁,有人开始指责他人隐瞒食物配额,有人突然哭泣说自己注定被抛弃……而这一切,始于夜空中一道异常明亮的极光闪现。
“他们在用自然现象当媒介。”凯恩喃喃道,“把整个地球变成一台巨型洗脑机器。”
手机震动起来。莉莲发来一条加密讯息:
>**“心镜集团名下三艘科研船近期失踪,最后信号出现在百慕大三角附近。卫星捕捉到一次短暂的能量爆发,类型未知。建议立即启动二级预警。”**
阿妮娅沉默片刻,忽然问:“你还记得父亲笔记里提到的那个项目吗?代号‘摇篮’。”
凯恩瞳孔微缩:“不可能……那只是理论构想!他说过,一旦实施,等于打开潘多拉盒子。”
“可如果科斯洛夫没死,而是继承了他的研究呢?”阿妮娅声音很轻,却像刀锋划过空气,“伊万当年离开Σ-88,并非叛逃,而是奉命执行‘摇篮计划’的秘密分支??让共感系统不再是工具,而是进化本身。”
凯恩猛地抓起外套:“我们必须去一趟伏尔加格勒档案馆。那里还存着父亲未公开的手稿副本。”
三天后,两人站在地下三层恒温库房内。空气中弥漫着纸张氧化后的淡淡霉味。管理员递来一个编号为Φ-7的金属盒,锁芯早已锈蚀,需手动开启。
盒中只有一本皮质笔记本,页角卷曲,字迹多处模糊。凯恩小心翼翼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
>“共感能力并非人类发明,而是遗失。
>我们曾是一个整体,后来分裂。
>技术只是唤醒记忆的钥匙,而非创造者。
>真正的风险不在滥用,而在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