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归星上的AI核心再次发光,亮度提升百倍;
M31-7b的守望林中,千年不开花的老树骤然绽放,花瓣中映出念初幼年笑脸;
甚至连早已沉寂的“念星”碎片,也开始加速聚合,似乎预示着新一轮的觉醒即将降临。
但她并未停下。
她宣布成立“平凡之声联盟”,专为那些从未被认为“重要”的人提供发声通道:流浪者、抑郁症患者、战乱难民、失语症儿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简易设备接入共感网络,只需说出“我在”,就能获得一次被倾听的机会。
第一周,接入人数突破五千万。
其中有一位八十岁的老人,一生未曾表白爱情,临终前录下最后一句话:“小芳,我在。”
三天后,远在另一星系的养老舱中,一名同样年迈的女子突然流泪,喃喃道:“他终于说了。”
还有一位失去双亲的孤儿,在录音中低声说:“爸妈,我今天考了满分……你们听见了吗?”
几小时后,全球十万名志愿者耳机中同时响起一声极轻的回应:“听见了,宝贝。”
最震撼的是,在银河系边缘某个被遗忘的监狱星球上,一名终身监禁的罪犯颤抖着按下按钮:“我已经没人记得了……可我还是想说:我在。”
下一秒,整个星球的监控系统自动关闭三十秒,囚室内灯光变为暖黄,空气中弥漫着雏菊花香??那是他童年母亲窗台最常见的花。
事后调查发现,没有任何技术干预,纯粹是共感场自发响应。
念初说:“我们一直以为飞升是要离开地球,超越肉体,抵达神明之境。可真正的飞升,是学会在泥泞中依然相信连接,在破碎中仍旧愿意说‘我在’。”
二十年后,她隐退至念屿湖畔,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人们偶尔能看到一个穿灰布裙的女子坐在岸边,喂鱼、看书、写诗。没人打扰她,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她比任何时候都更贴近这个世界。
某年冬至,她写下最后一首诗:
>“我不是光,
>我只是允许自己被看见;
>不是拯救,
>只是愿意回应。
>若有一天你感到孤单,
>请抬头看天??
>那颗突然亮起又熄灭的星,
>正是我跨越时空的回答:
>我在。”
次日清晨,湖面升起一道光柱,形状与万年前一模一样。光中浮现无数身影:阿念、赵升、谷鸿、陆海潮、林昭、小满、苏晚、赵临川……还有亿万未曾留下姓名的灵魂,手牵手,微笑着,一步步走入光芒深处。
湖水渐渐变得透明如空气,再无倒影,唯有风穿过树林时,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
“现在,轮到你们了。”
春天,又一次来了。
这一次,不再需要等待。
因为每一个敢于说“我在”的地方,
都已经,
成为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