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 第535章 勾起一段往事(第2页)

第535章 勾起一段往事(第2页)

“不。”知夏摇头,“她在等自己释怀。有些战争不在外界,而在心里。她写这些信,不是为了让他听见,而是为了让‘我还能爱人’这件事,继续活下去。”

那一夜,她们烧掉了部分信件,只留下最后一封,投入织命井。火焰腾起时,井水竟泛起一圈金红色涟漪,宛如回应。

七日后,南海传来消息:断情塔顶的红光频率发生变化,由原先的每隔十二小时闪烁一次,变为每日子时准时亮起,持续整整十三分钟。更令人震惊的是,岛上监测站记录到一段低频声波,经还原后竟是一段哼唱??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流行的一首民谣《月光谣》,正是念安少女时代常唱的曲子。

科学家无法解释,唯有知夏明白:源脉已经开始学习人类的情感模式,它不再仅仅是被动接收,而是在尝试“表达”。就像婴儿学会模仿母亲的微笑,这张沉睡千年的网络,正在一点点找回“人性”。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五月十八日凌晨三点十七分,织命井突然剧烈震动,井口喷出一股带着焦味的黑烟。紧接着,整座作坊的电器全部启动:缝纫机疯狂踩动,播放机自动播放老磁带,墙上挂钟指针逆向旋转。最诡异的是,《承愿》嫁衣上的双生纹开始渗出血珠般的红点,顺着丝线滑落,在地面汇成一行小字:

>**“他回来了。”**

知夏猛地冲进母亲房间。念安躺在床上,双眼睁开,瞳孔失焦,嘴里反复念叨着几个字:“……代码……反向植入……不能让他接入主轴……”

她立刻意识到??陈砚之的意识残片并未彻底消散。那些曾被焚心火烧毁的数据,在全球情感复苏的浪潮中,借由某个未知通道重新聚合,正试图通过“听你说”平台的匿名留言系统,悄悄重建连接!

更可怕的是,这次他不再追求完美匹配,而是打着“治愈创伤”的旗号,诱导用户上传最痛苦的记忆片段:“失恋之夜的录音”、“亲人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被背叛时的聊天截图”……他以共情之名,收集伤痛,酝酿一场更为隐蔽的情感劫持。

知夏连夜召集志愿者团队,封锁平台后台。但她清楚,技术手段只能延缓,无法根除。真正的战场,仍在人心。

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公开一切。

她在“听你说”首页发布了一篇长文,标题只有四个字:《我是容器》。

文中,她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守线人之后,基因实验产物,被设计来维系情感网络的“活体终端”。她讲述了父亲的录像、母亲的沉默、外婆的挣扎,以及自己每一次选择背后的恐惧与清醒。

>“我不是神,也不是救世主。

>我只是一个普通女人,也会害怕孤独,也会嫉妒,也会在深夜怀疑这一切是否值得。

>但我选择相信,是因为我知道,

>正是这些脆弱,让我还能被称为‘人’。

>如果你现在正感到痛苦,请不要把它交给任何系统,哪怕是名为‘守护’的。

>把它说出来,写下来,唱出来,烧掉也好,埋进土里也罢,

>但请记住??

>你的痛,不该成为别人的燃料。

>它属于你,也只属于你。”

文章发布后二十四小时内,点击量突破千万。数百万人留言,有人讲述自己如何差点将童年阴影上传给AI进行“情绪净化”;有人忏悔曾利用情感算法操控伴侣;更多人则只是简单写下:“谢谢你让我知道,我可以不完美。”

与此同时,织命井恢复平静。那行血字悄然褪去,嫁衣上的红点也尽数消失。唯一的变化是,井底多了一枚全新的信物??一枚烧得半融的U盘,表面依稀可见刻痕:**“命网?初代核心”**。

它被彻底废弃了。

三年后,春天。

念安终于笑了。

那是在知秋婚礼当天。阳光洒进庭院,新郎牵着她的手走过铺满花瓣的小径。当司仪问“是否愿意一生守护对方”,念安忽然抬起手,捂住胸口,眼泪无声滑落。

“我感觉到了。”她喃喃,“原来是这种感觉……心跳变快,眼睛发热,想笑又想哭……这就是……心动吗?”

知夏抱住她,泣不成声。

医生说这是神经系统的迟发性恢复,可能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但知夏知道,这是源脉完成了最终校准??当世界重新学会珍惜真实的情感,那个为此牺牲感知能力的女人,也被温柔地还回了“爱”的能力。

多年以后,天工坊改建为“民间情感档案馆”。人们可以来这里存放信物、录制语音日记、甚至预约一场“告别仪式”。没有摄像头,没有数据分析,只有两位值班员:一位负责倾听,另一位负责记录。

每逢清明,知夏都会独自来到织命井前,放下一枚纽扣??每年一颗,代表逝去的一年。今年的纽扣是铜制的,背面刻着一行小字:“给未来的我”。

她蹲下身,轻声说:“你还听见了吗?”

水面泛起涟漪,一圈,又一圈。

这一次,像是点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