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红楼]吾皇黛玉 > 200210(第17页)

200210(第17页)

而今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漠北四十万精兵,全部纳为茜香国走婚的备选。

四月中旬,太子禛钰正式将所有鞑靼人都驱逐出境,收复了中原,在百姓弹冠相庆的同时,拥护太子登基称帝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然而,被掳去瓦剌的宣隆帝还好好地活着。若朝廷百官想让太子登基,就得有人劝宣隆帝称太上皇,禅位给太子。

众人明知宣隆帝之所以还能在瓦剌草棚里晒着太阳,是因为太子有恩于瓦剌首领,让兀良哈部的人,解救了瓦剌的可敦苏丽尔。

群臣都争先恐后地向太子表忠心,愿意亲赴瓦剌,劝谏宣隆帝退位归朝。

身为监国储君,这一次没有推辞登基之事,但也没有同意群臣的劝谏。

而是直接去信给了瓦剌的首领,请他在瓦剌为宣隆帝布置一座行宫,让他在高阔广袤的草原尽享天年。

瓦剌首领欣然会意,只在宣隆帝原来的猪圈外搭了个毡帐,充作“行宫”。

礼部也遵太子之意,没有给逊位的皇帝拟徽号,只称其为“大兰王”。

其实,大兰王之名还颇有典故,南朝袁淑曾写过一篇《大兰王九锡文》的诽谐文,大兰王其实就是大栏中的王,即猪圈王。

四月十八日,太子禛钰御极登基,因其战功赫赫,威震四海,徽号“武英”。

茜香国林帝携大司马永龄,亲赴京城道贺,与武英帝约盟联合北伐,捣巢漠北。

原本茜香国的武器辎重,及五千茜红女儿军已经运抵直沽,只等大司马一声号令,便可奔赴漠北。

偏偏百岁神医王君效,略略瞧了大司马一眼,悄悄对林帝捻须笑道:“你家的永龄已有孕半月,恐不易征战呐。”

黛玉讶然,遥看向骑在马上泰然自若的永龄,可这也太快了吧。

“外太公,连脉都未诊,单看一眼,就能知道她有孕吗?”

王君效拄着拐杖道:“你们寻常人自然看不出,但精熟望诊的人,就看得出。她身体不错,可是再强悍的身体也经不起战争的消耗,特别是孕期前三个月是经不起大折腾的。玉儿,你最好再寻一个战将代替她。”

黛玉既为永龄感到高兴,又为临时换帅而不免担忧。

茜香国暂时没有好的将才能够代替永龄,如今只有自己亲自挂帅,御驾亲征了。

第206章吾皇黛玉第两百零六回

武英帝赠名文德帝,五月柳生替三月樱

三天后就是北征鞑靼的誓师大会,盟军将进发漠北。偏偏这时候,身为茜香国主帅的永龄,被王君效告知,她有了喜信儿。

别的女子若得知自己即将诞育的孩子,多半是欢喜的,而永龄的心情却别样复杂。

临阵换将素来是兵家大忌,一旦她下马,若不想影响茜红女儿军的士气与信心,只能由林帝御驾亲征了。

虽说被驱逐出境的鞑靼人已是强弩之末,但漠北仍有雄兵四十万,并不能掉以轻心。

而况她与林帝惯用的战术和指挥方式并不相同,也担心茜红女儿军难以适应。

黛玉深知永龄的顾忌,安慰她道:“中原光复之战,武英帝已经重创了鞑靼和瓦剌,加之兀良哈部的纵横捭阖,草原三部越发分裂,大大削弱了他们的战力。

漠北虽有戈壁、沙漠等险地,但大多是广袤的草原,适合大开大合的战斗。自然是交由中原骑兵来对付,我们茜红女儿军不过五千人马,只负责拿焕英炮开路罢了,无需特殊的战术。

而况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劝降,从俘虏之中擢其才识者,送回茜香国充实人口。”

永龄心知道理是这样,却也难抵对林帝的愧疚之意。

得知自己即将做父亲了,图西格一路笑着拱手,挨个承受兄弟们羡慕嫉妒的踢打,幸而嘴角咧到耳根子的得意嘴脸,被一方白巾给挡住了,否则还不得被他们给揍趴下。

禛钰更是不客气地将他给削了一通,秃巴三十六骑少了图西格这个话事人,那首领蒙克就不得不出现。

他亲征漠北,还得一人分饰两角,更恼火的是被迫让黛玉跟着上战场,又要多担惊吓。

最后林帝与禛钰协商,让图西格陪同永龄一道留守茜香,将留驻茜香的裘良召回边庭,替图西格出征漠北。

黛玉又回到长林园,与湘云、岫烟见面,决定将原来的荣国府改建成中原“女人社”,成立女子互助团体,让那些开释贱籍的奴婢,得到安身立命的营生。

再把宁国府改建成名为“牵红线”的冰人馆,专门为茜香国育龄妇女寻找合意的伴侣。

不出两天,从前贾府散出去的丫鬟就慕名找上门来。虽说大多都已经成家了,但历经战乱,日子过得拮据者大有人在,希望通过与旧主联络感情,获得更好的生计。

长林园在湘云的经营下,发展了很多产业,战后很快恢复了生产。单一个丝织工场,一个绣楼就可以吸纳许多人做工。若是有仍思干本业的人,也可以继续去大族人家做雇工人,签活契为女使。

唯有一个柳五儿,因素有弱疾,无法干繁重一点儿的活,倒是很难安排。

湘云记得这个柳五儿,还是因为从前宝钗将她与钱槐,堵在了一间屋子里。这个钱槐也曾肖想过柳五儿,因钱槐被开发了,她也逃过了一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