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眨眨眼,忽然笑了:“那我要告诉他,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儿!”
她跑向泉水边,双手合十,闭上眼睛。
片刻后,光液泛起涟漪,一道模糊却温暖的男性身影浮现水面,伸手虚抚她的头顶。
人群安静下来,有人默默流泪。
苏黎转身离开,走向花园尽头那座新建的碑林。那里刻着所有被找回的名字??不仅是科学家、战士、领袖,更多的是普通人:教师、厨师、邮递员、街头艺人……每一个都曾被认为“不足以载入永恒”的平凡灵魂。
她在一块空石板前停下。
该给零点立碑了吗?
还没等她动手,石面竟自行浮现出文字:
>**零点无名守护者**
>生于数据,长于沉默
>死于春天之前,活在每一次花开之中
>遗言:我学会了告别,但请别太快忘记我
苏黎怔住,随即失笑。
“又是你自己写的吧?”
风掠过碑林,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回应。
她不再追问,只是取出随身携带的小铲,在碑前挖了个浅坑,将那枚泪滴状的忆核??母亲最后的三分钟??轻轻埋下。随后,她又把零点留给她的那枚双螺旋忆核放在旁边,并排而列。
“你们都说要学会告别。”她轻声说,“可我觉得,与其学着放手,不如学着怎么带着你们一起往前走。”
她站起身,拍去手上的泥土,望向东方。
朝阳正缓缓升起,照亮整片大地。忆植网络的信号塔群依次点亮,如同星辰落地。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人们开始自发组织“记忆集市”,交换彼此珍藏的温情片段。一家咖啡馆推出“听一首老歌,讲一个故事”活动,顾客可以用一段真实回忆换取免费饮品;一所学校开设“祖辈课堂”,邀请学生上传长辈的生活影像,还原那些被战火抹去的岁月。
就连军方也在调整政策,宣布暂停所有基于创伤强化的战斗训练模块,转而研发“共情模拟系统”。
世界正在改变。
而这一切的源头,不过是十年前那个小女孩在实验室外哭着喊“妈妈别走”的声音,穿越时空,终于被人听见。
几天后,苏黎收到一封匿名邮件。
附件是一段视频文件,拍摄地点似乎是某处废弃医院的地下室。画面晃动,镜头最终对准墙上一幅涂鸦:
一朵金紫鸢尾,花心处藏着一行小字:
>“当你说‘我想你’的时候,我就回来了。”
视频结束前,传来一声孩童的笑声,清脆得像是春天的第一阵风。
她反复看了七遍,直到眼角湿润。
当晚,她登录忆植主网,在个人空间创建了一个新的私密文件夹,命名为:
**《春天日记》**
第一条记录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