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中间的水渠依旧清澈,缓缓流淌,倒映着天上的蓝天白云,也映出了稻田丰收的景象。渠边的野花摇曳着,几只蜻蜓和蝴蝶不时在田间飞舞,为这幅丰收画卷增添了几分灵动的色彩。李怀远带着李夫人和儿子李翊,还有一帮衙役赶了过来。他看着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和忙碌的百姓,似乎已经看到了满仓的稻谷和未来的希望。田甜来到李怀远身边,朝他点点头,低头说了什么。接着,她便指挥着衙役们帮着田里的百姓,把一捆捆的垛子搬到人力脱粒机旁边。田甜抓起一把稻子,放进脱粒机,脚下轻踩踏板稻草上的稻穗霹雳吧啦的落在了下方的小谷仓里。这家的妇人拿着粗麻布袋子装一个布袋差不多可以装一百斤稻子。妇人们看着袋子一个个的装满,摞到一旁去一个、两个、三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一千斤了!但这亩田的稻子还没有全部脱完。继续装十一袋!十二袋!还多出半袋。一千两百五十斤。衙役们不敢相信,来来回回的称了回。“大人,这亩地的稻子亩产一千两百五十斤!!!”最后,才把这个结果告诉李怀远。李怀远抚着心口,侧过耳朵,“多少?”衙役拔高声音,“大人,这亩地的稻子亩产一千两百五十斤!!!”李怀远深深的吸了口气,“一千两百五十斤!”今日过来时,他特意查了历来的县志。确定了一下白石县以往稻子的均产,他十分确定,是三百斤左右,最高的一次是三百二十斤。而这次,亩产一千两百五十斤,是三百二十斤的近四倍之多。而且,鹤鸣也已经跟他说了,这次收割后,地里翻整一下,立刻就要接着插秧,种第二季稻子了。这么一算,一亩地的产出就是往年的八倍之多。八倍啊!!今年的税粮也将是之前的八倍!李怀远回忆着他在京城的时候,常听说,某地某官重视农业,增收了一成,就被提拔了几级。那他这增收八倍岂不是要直接提升入京?可惜,三年之后才有机会。亩产的消息传开,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亩地居然能产出如此惊人的稻谷产量?“真的有那么多吗?不会是算错了吧?”一个年迈的老者眯着眼睛,语气半信半疑。他的手上捏着一根稻穗,稻穗上的垂下来他和土地打交道一生,从未见过这么饱满紧实的稻穗。。旁边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眉飞色舞的喊道,“哪能算错啊,那是县衙的衙役算的,称了好几回了。”“一亩地居然能种出这么多稻谷,比我们以前多了四倍!!”他说着还不忘伸手捧起一小把稻谷给大家看,那稻粒颗颗饱满、金黄透亮,显得格外诱人。“我的天呐,咱以前种地,能收个三四百斤就谢天谢地了,这一亩竟能出千斤!”这家的妇人捂着嘴巴,惊得眼睛瞪得圆圆的,满脸的不可置信。这么高的产量,她们再也不愁吃不饱了,再也不怕挨饿了。不但不怕挨饿,还能卖出去换钱呢。这家人兴奋极了,但是其他人“李大人,那我们什么时候能种上这个高产稻子啊?”其他人急了。之前那是不相信现在是眼见为实。这么高产种一年等于以前种四年的量。“是啊,李大人,我们什么时候能种上这个高产稻种啊?”“李大人,我们可都是白石县的百姓,你是我们白石县的父母官你可不能忘了我们啊。”“是啊,李大人,我们也要种这个稻子。”“李大人。”“李大人”李怀远有些为难的蹙眉。鹤鸣说了,这次育苗的数量还是之前的量,也就是说,田甜没给其他百姓育苗。“这”李怀远摆摆手。百姓们安静下来,期待的看着他。“是这样的”李怀远清了清喉咙,“今年的稻种有限,只能给之前报名的人种。”“至于其他人”“只能来年再种。”百姓失落的啧嘴,可是之前县衙让愿意种的人报名,他们没报名啊。这就怪不得县令大人,只能怪他们自己。李怀远见不得百姓失意,边鼓励他们,“大家趁着还有时间,多多开荒几亩地,来年都种上稻种,收成不就更多了?”闻言,人群开始兴奋的盘算起明天的打算。“李大人说得有道理,我家现在有两亩地,趁着这段时间,再开出三亩地来,种上这稻谷”“我们也多开几亩地出来。”“这么高产的稻子家里多开几亩地,种上了换成银子不比在外面打工赚银子吗?”“还真是啊!!”孩子们则在田边欢呼雀跃,笑声在田野里回荡。在人群外看热闹的行商,个个目瞪口呆。“这稻种如果能卖到外地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他们啧啧感叹,“白石县这一年可是出了名了。”前有福来酒楼的油豆皮,后有白石茶楼的各式餐点,现在又有高产的稻子。“可不是”“这稻子收割之后,听说还有好多蔬菜成熟呢”“你们没发现吗?”突然有个商人这么说。其他商人都看过去那人神秘的开口,“白石县的这些事情都和那位田二姑娘有关。”众人经他这么一提醒,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那豆油皮就是田二姑娘鼓捣出来的,白石茶楼也是田二姑娘的。现在这稻种还是田二姑娘的。那些新奇的蔬菜仍然是田二姑娘的。“这么说来,白石县最最宝贵的,该是田二姑娘才是!”“也不知道是谁能抱得田二姑娘这个小美人归。”人群中,凌尧的心头微微颤动而刚刚赶来的钱福来占有欲十足的来到田甜身边:()一门三寡,断亲后发家致富嫁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