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卫生室的状况和再创新高
前两年。
在王孟德的推动下,前世半途而废的中医药“托拉斯”计划,早已经顺利的实现了。
全国所有的中医药制药厂和无数的科研机构,都进行了合并。
最终形成了南北两个规模庞大的“怪物”企业。
就拿北方中医药企业来说,旗下制药厂大大小小上百家,科研机构合并成了十几家,光职工就有数十万名。
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再加上行政力量的加持,可以说迸发出的能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制药厂里,之前很多不合时宜、副作用大或落后的药品,都停止了生产,改为生产新药、其他效果非常好的药或者用以出口的药品。
不仅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还节约了不少的资源。
而大量科研机构的合并,也让新药品研究工作进入了爆发期。
无数有针对性的特效药被陆续研制出来,然后一部分被制成了中成药,然后进入了各大医院以及卫生院或者卫生室里。
相比之前的中草药需要患者回家自己熬制,中成药的丸、粒、颗粒等形式,确实方便了很多。
不仅是新研制出来的药,还有一些古籍上记录的药方,以及献方运动中,被整理出来验证确实有效的药方也都被拿了出来,然后制成了中成药。
据医卫部门的统计,去年一年制成的中成药数量,可是比往年多了好几倍。
这些药,不仅方便了大夫和人民群众,甚至还有几款跟着出口到国外去了。
当然,由于有西药的竞争,出口的数量不是很多,能赚取到的外汇也有限。
不过虽然跟蚊子腿一样没多少肉,但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说明国外有一部分民众,在接受中医和中药。
王孟德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滴水石穿之下,再过二十年左右,等中医和中药冲出国门的时候,爆发出来的威力,绝对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临近中午。
王孟德才从卫生室里走了出来。
和周晓利的一番交谈,让他收获满满,对目前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有了一些了解。
卫生室的药柜上,目前中成药已经占了一多半的地方,而且平日里,治病用的手段和药,也是中医的比较多。
虽然不敢保证全国各地的卫生室都是这种状况,但王孟德已经心满意足了。
目前的形势可以说一片大好,现在中医没有像后世那样式微,西医的资本也还没有市场。
可以说在国内,发展中医正是没有阻碍的大好时机。
他相信,只要再过二十年,国内的中医基本盘就会稳固,就算市场开放,国外的西医资本进入国内,也掀不起多大的浪了。
说不定,还会反而冲进对方的大本营。
田各庄。
王宁和周婷婷两个人,身上穿着崭新的衣,面色红润的从生产队里走了出来。
旁边,其他邻居的面色就不如他了,个个都是脸色蜡黄,身材瘦弱。
背着双手,王宁一边慢慢的往家的方向走去,一边大声的吹着牛。
而几个邻居,则在一旁陪着笑脸,小声的附和着。
没办法,现在老王家可是发达了。
两个儿子,都进了沙河肉联厂里上班,还都是正式工。
这可是吃上了商品粮,大家都羡慕不已。
同时,王宁的侄子,那个从小生活在田各庄,叫王孟德的小家伙,可是非常有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