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捞尸人 > 第四百四十八章(第2页)

第四百四十八章(第2页)

她闭上眼,看见一条漫长隧道在心底展开,两侧站满模糊身影。有些朝她微笑,有些含泪点头。尽头处,白裙女孩依旧提着绿灯,轻轻招手。

她知道,自己已经走上这条路。

某夜暴雨倾盆,村中老人突发心梗送往镇医院。陈知秋冒雨同行,一路上紧紧握住老人枯瘦的手。老人呼吸微弱,嘴里反复呢喃:“桂芳……等我……桂花开了……”

她忽然福至心灵,从包里掏出笔记本,翻到一页空白,用颤抖的笔写下:“桂芳阿姨,李伯要来了,他带了你最爱吃的豆沙包。”写完,她将纸折成小船,放进床头水杯。

奇迹发生了。老人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嘴角浮现笑意,最后一口气吐出时,竟轻轻说了句:“丫头,谢谢你替我说了话。”

就在那一刻,陈知秋感觉胸口一热,仿佛有什么东西苏醒。她低头看向水面,倒影中竟映出两名女子并肩而立的身影??一个是她自己,另一个是白发苍苍却目光温润的林晚。

影像一闪即逝。

三天后,她在整理老人遗物时,发现一本藏在箱底的旧相册。翻开第一页,竟是年轻时的林晚站在一所山村小学前,身旁站着一位扎麻花辫的女教师,笑容灿烂。背面写着:“赠予挚友桂芳,愿光明永驻心间。”

她终于明白,原来林晚早已来过这里,种下过种子。只是时间太久,人们忘了浇水。

她决定留下来。

她在学校后院开辟了一小片空地,种下七株寒梅。冬日花开时,每棵树下都结出一朵冰莲。孩子们称其为“会做梦的花”,常在树下whisper心事。有人说梦见去世的爷爷摸他的头,有人说听见妈妈哼童谣。

而每当有人真诚诉说,世界各地总会有人在同一时刻醒来,耳边回荡一句陌生却温暖的话:

“别怕,我在听。”

纽约地下铁,一名流浪汉蜷缩在角落,突然睁眼喃喃:“妈,你说你想看百老汇……我现在弹琴给人听,每天都能看到灯。”

东京养老院,失语多年的老人抓住护工的手,在纸上艰难写下:“告诉妻子……我听见她唱摇篮曲了。”

撒哈拉沙漠边缘,考古队员在古城遗址发现一面刻满名字的石墙,最新一道刻痕写着:“陈知秋,云南,接任。”

昆仑山冰洞深处,八朵冰莲并未消散,而是化作星辰悬于洞顶,昼夜流转。每当新守夜人心跳与记忆磁场共振,便会有一颗星亮起。如今,第九颗星正缓缓凝聚。

巴黎卢浮宫举办特展《人类如何对抗遗忘》,展厅中央陈列着十三件物品:一枚融化的冰晶、一本烧焦的日记、一盏熄灭的马灯、一张全家福照片……最后一格空着,标签上写着:“待第九代守夜人交付。”

而在云岭县的春夜里,陈知秋再次梦见那位黑衣老人。这次,他没有说话,只是将手按在她心口,然后缓缓退入黑暗。她醒来时,发现枕边多了一支青铜笔,笔身缠绕着藤蔓般的符文,笔尖沁着微光。

她知道,这是“捞尸人”的真正工具??不是用来书写,而是用来打捞沉没在时间洪流中的声音。

次日清晨,她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双双清澈的眼睛,轻声说:“今天我们不讲课文。我们来讲故事??关于那些离开的人,和他们留下的光。”

一个小女孩举起手:“老师,如果我说了话,他们会听见吗?”

陈知秋望向窗外,春风正吹过山岗,带动一片新绽的冰莲花海起伏如浪。她微笑道:

“不只是听见。他们是靠着这些话活着的。”

同一时刻,全球十三个忆归园的冰莲同时绽放,花瓣上浮现出相同的文字,转瞬即逝:

“第九程,已启。”

没有人知道这场传递何时结束,因为每一次告别,都是另一次相遇的开始。

死亡从未赢过,因为它无法吞噬思念。

而只要还有一个孩子肯为亡者落泪,还有一位老人愿对着星空低语,还有一盏绿灯在风雨中不灭??

楚昭就仍在行走。

守夜人的队伍,便永不断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