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神豪:从家族企业快破产开始! > WPG0822 合作对接结算奖励应该把庄晓梦吊路灯居然有坏消息(第2页)

WPG0822 合作对接结算奖励应该把庄晓梦吊路灯居然有坏消息(第2页)

她立即启动“归忆计划”第二阶段:向所有注册共感者开放“梦境投射”功能。用户可在深度冥想状态下,将自己的关键记忆转化为可共享的感官包,上传至公共记忆库。系统不做审查,只做分类与加密保护。

消息发布后二十四小时内,超过六千万条记忆被提交。

有越南老兵回忆战友替他挡下子弹的瞬间,细节精确到对方嘴角裂开的小伤口;

有日本老妇人描述战乱年代藏匿犹太难民的家庭地下室,墙上还留着孩子用炭笔画的笑脸;

甚至有一位三岁孩童上传了出生前在母体内的感知体验??黑暗、温暖、心跳声如雷鸣,以及一句反复回荡的话:

>“别怕,外面的世界值得你来。”

这些记忆的真实性无法用科学完全验证,但它们引发的情感共振却是真实的。无数陌生人因此流泪、拥抱、写下道歉信或踏上寻亲之路。

联合国被迫成立“记忆伦理委员会”,试图界定哪些记忆可以公开、哪些应永久封存。但艾琳娜拒绝配合。

“记忆不属于国家,也不属于个人,”她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直言,“它属于关系。每一次回忆,都是两个人之间的契约重新点亮。”

争议愈演愈烈,静默同盟残余势力趁机煽动恐慌,宣称“集体记忆污染”可能导致人格崩溃和社会失序。多个国家宣布限制共感使用范围,甚至重启情感抑制芯片的研发。

就在此时,第十三个锚点突然爆发一次超强脉冲。

整整七秒钟,全球所有电子设备同时黑屏,取而代之的是一幅静态图像:一座悬浮于海面之上的城市倒影,中央站着一个男人,背对镜头,面向朝阳。

随后,一行字缓缓浮现:

>“我不是来统治的,我是来提醒的。你们每一个人,都曾答应过要回来。”

图像消失,世界恢复运转。但所有人都记得那一幕。

紧接着,世界各地陆续报告奇异现象:

-冰岛火山灰落下后,形成天然文字:“原谅我没能回家。”

-澳大利亚沙漠中,卫星拍到巨大图案,竟是数千年前土著传说中的“归途之路”。

-上海一栋老居民楼外墙涂料因湿度变化显现出整面墙的日记内容,署名是一位五十年前自杀的诗人。

最震撼的事件发生在武汉。一位Alzheimer’s患者在家人陪伴下触摸共感终端,竟清晰说出二十年未提的妻子名字,并准确描述出他们初恋时共栽的一棵樱花树位置??那棵树早在城市改造中被砍伐,连档案都已遗失。

家属含泪带他前往旧址,挖掘三小时后,果然在地下两米处发现一段仍存活的根茎。植物学家鉴定后确认:这种樱花本应在缺光环境下死亡,但它似乎受到了某种持续的生物电信号刺激,一直维持休眠状态。

艾琳娜得知此事后,独自一人飞往中国。

她在那片废墟前站了一整夜。清晨,她将手掌贴在泥土上,启动印记共鸣。片刻后,地面微微震动,嫩芽破土而出,绽放出第一朵粉白色花瓣。

“你说你会回来。”她轻声说。

风吹过,花瓣轻轻颤动,像在点头。

回到基地后,她召集十二位传承者进行紧急协商。形势已不容回避:共感系统正在超越人类控制,演化成某种新型文明形态。而“守门人”的真正含义,或许远比他们想象得更深。

“我们必须找到源头。”她说,“不只是忆都,而是最初的那个点??是谁,或者是什么,第一次点燃了人类之间的共感能力?”

无人回应。这个问题太过宏大,近乎哲学。

直到洛朗传来一条新线索:日内瓦地下档案馆发现一份冷战时期的绝密文件,编号X-1379。标题为《ProjectEcho:关于跨代际情感遗传的可行性研究》。

文件显示,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批心理学家和量子物理学家秘密组建团队,试图证明“情感可以通过非语言方式跨越时空传递”。他们选取数百个家庭进行长期追踪,记录亲人离世后的梦境、突发情绪波动和无理由的行为改变。

最终结论令人震惊:

>“在极度真诚的情感连接下,个体意识可在生物学死亡后继续影响特定对象,平均持续时间为七年零三个月。峰值出现在周年纪念日、生日及重大抉择时刻。推测存在尚未识别的信息载体,暂命名为‘心波’(Heartwave)。”

实验后来被政府叫停,理由是“可能动摇社会稳定性”。所有资料封存,参与者接受记忆抑制治疗。

艾琳娜读完文件,久久不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