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都记得很熟,走位也没问题。”
姜年合上剧本,看向众人,“问题可能在于,你们太想演出喜剧效果了。”
他走到场地中央,随意地拉过一把酒吧椅坐下,对胡一菲招招手:“一菲,你来,就当我们现在就在酒吧。”
“我不是姜年,我是曾小贤,我刚跟你说我又被领导骂了。”
胡一菲被点名之后有些发楞。
不过,看到姜年的举动以后,立刻明白了过来。
随后握着自己的剧本,立刻走了过去,和姜年互相对起台词。
而后姜年又不断地转换身位,在短短的期间里,将胡一菲、曾小贤以及其他几位主演的剧本全部都演绎了一遍,依次和他们互相对戏。
在短短几分钟内,将现场几个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通过精准的模仿和引导,生动地演绎了一遍。
他不是在演一个固定的角色,而是在演示一种状态。
一种让角色活起来,让对话自然流淌,让喜剧感从人物性格碰撞中自然产生的状态。
整个片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姜年这神乎其技的现场教学震撼了。
这比任何理论讲解都要直观、深刻!
姜年停下来,恢复了自己平时的神态,微笑着看向众人。
“明白了吗?”
“喜剧不是背台词,不是挤表情。”
“是你要真正成为那个人,相信那个情境,然后做出那个人最自然的反应。”
“你们的台词是骨架,但真正的血肉,是你们赋予角色的魂。”
他走到韦征身边,对同样目瞪口呆的韦征说:
“韦导,让他们再试一次。”
“这次不用想太多,就想着自己是那个人,在酒吧里和朋友聊天打屁。”
韦征回过神来,激动地连连点头:“好!好!”
“各部门准备,我们再拍一条!”
休息结束,演员们重新上场。
这一次,气氛完全不同了。
经过姜年的点拨,他们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
胡一菲的数落更加真实带劲,曾小贤的犯贱更加自然欠揍。
吕子乔的煽风点火恰到好处,陈美嘉的花痴迷糊浑然天成。
关谷神奇的误解呆萌惹人发笑,唐悠悠的跑题自带节奏,张伟的算计抠门栩栩如生……
整个表演流畅自然,笑点密集却毫不刻意。
充满了生活气息。
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被逗笑,但又赶紧捂住嘴,生怕影响录制。
“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