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屠狗之辈 > 第572章 你还不够资格(第1页)

第572章 你还不够资格(第1页)

徐家兄弟俩联合演的这出苦肉戏,到目前为止周云锦却根本不接招,别说徐振文这边备受折磨,徐正则那边也非常的疑惑不已

苏州,姑苏老城深处,藏着一座闹中取静的苏氏园林,这就是在苏南地位颇高的徐家所在地。

这座园林并非祖传,而是徐家在九十年代经济腾飞初期,以极低的价格购入的一座几近荒废的旧园。

徐家当时的掌舵人,也就是徐正则徐振文的父亲颇具眼光和雅趣,请来能工巧匠依据古籍记载和苏州园林的传统制式,耗时数年。。。。。。

风在岛礁边缘卷起细碎的浪花,打湿了雷达站锈迹斑斑的铁皮墙。那盏老旧的信号灯依旧明灭有序,像一颗不肯停跳的心脏。纸条被风吹离地面,在空中翻转了几圈,最终卡进岩缝里,字迹朝下,仿佛大地也想悄悄记住它。

陈雨桐并不知道这张纸条的存在。她正坐在长沙读书会的阁楼上,窗外是初夏的蝉鸣与梧桐叶影。收音机里那段童声已经循环播放了整整七遍,每听一次,她的手指就微微颤一下。她没有关掉它,也没有回应任何人发来的消息。手机屏幕亮了又暗,赵山河连续打了三个未接来电,吴野发来一句:“你消失了。”

但她没有消失。

她在等一个梦回来。

自从那晚从麦田惊醒后,她再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每次闭眼,都会看见那面镜子,听见那一句“你准备好了吗?”而每一次伸手触碰镜面,涌入脑海的记忆就多出一段新的画面??不是她自己的经历,却真实得如同亲身走过。昨天夜里,她甚至梦见自己站在2008年汶川地震废墟中,怀里抱着一个满脸尘土的小女孩,耳边传来广播声:“救援队即将抵达北川中学。”可她从未去过北川。

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只是“陈雨桐”。

桌上的笔记本摊开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近一个月来全球各地上传的梦境数据。“麦田”成为新代号,象征着那些共享同一片金色原野的人。他们分布于四十多个国家,年龄跨度从五岁到八十九岁,职业各异,语言不通,却在梦中说出相同的句子:“塔门开了。”更诡异的是,超过六成的体验者醒来后,发现自己掌握了一项原本不会的技能:有人能用维吾尔语读诗,有人画出了早已失传的敦煌壁画局部,还有一个巴西渔民准确复述了1975年阿尔泰山科考队的日志内容。

这不是记忆移植,这是记忆共生。

她把所有资料整理成一份加密文档,命名为《镜塔协议》,准备提交给“回声小组”全体成员投票决定是否公开。但就在她按下发送键前,电脑突然黑屏。三秒后,屏幕亮起,桌面被替换成一张静态图像:一座石塔矗立在雪原中央,塔顶悬镜反射出漫天星河。右下角浮现一行小字:

>“第三把钥匙正在苏醒。”

她猛地站起身,心跳如鼓。这不是黑客攻击??“星语网”去中心化架构让任何远程操控都几乎不可能。除非……这信息是从内部生成的,来自网络本身。

她迅速拔掉网线,取出硬盘,接入离线终端。可即便完全断网,那张图片仍留在缓存区,无法删除。更奇怪的是,当她用光谱分析仪扫描图像时,发现其中隐藏着一段音频信号,频率极低,接近人类听觉极限。她将波形拉长,反转相位,最终还原出一段女人的低语:

>“雨桐,我不是你的敌人。我是你忘记的那一部分。”

声音像极了林晚。

她瘫坐在椅子上,冷汗顺着脊背滑落。林晚死了,墓碑冰冷,骨灰埋在蜂巢谷遗址之下。可这个声音……不仅语气熟悉,连呼吸节奏都一模一样。难道说,林晚的意识也被“ν型晶核”保存了下来?就像周晓棠那样,化作记忆场中的游离片段?

她不敢深想。

第二天清晨,她驱车前往城郊的精神病院,去看望那位曾参与早期“星语网”测试的退役研究员??老秦。他是唯一幸存的“第一代继承体”,因长期接收异常信号导致精神分裂,已被隔离治疗十五年。官方记录称他早已丧失语言能力,但赵山河私下告诉她,老秦最近开始反复写同一个词:“镜子”。

护工打开病房门时,陈雨桐愣住了。

墙上贴满了纸,全是手绘的塔形图案,每一座都略有不同,但塔顶必有一面镜子。老秦蜷缩在床上,双眼空洞,嘴里喃喃念着什么。她走近,才听清他在背诵一首诗:

>“我非我,亦是我,

>记忆穿行于无名者之口;

>当你说出我的名字,

>我便再次降生人间。”

她浑身一震。这首诗从未发表过,却是《守夜人手记》残卷第十三页的内容,而那一页早在三年前就已遗失。

“老秦!”她抓住他的肩膀,“谁教你的?”

老人缓缓抬头,浑浊的眼睛忽然清明了一瞬。他盯着她看了很久,嘴角扯出一丝苦笑:“你终于来了……李婉清等了四十年,林晚等了二十年,周晓棠用了七年轮回,现在轮到你了。”

“什么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