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师是如何知道三年前的事?”
行者说:
“你把那斋天的素供,怎么推倒喂了狗?”
“给老孙我实实在在说来!”
那郡侯不敢隐瞒,说道:
“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献供斋天,在本衙之内,因为妻子不贤惠,恶言相斗,一时发怒无知,推倒供桌,泼了素餐,确实是叫狗来吃了。”
“这两年一直记在心里,神思恍惚,无处可以解释,不知上天怪罪,遗害百姓。”
“今遇仙师降临,万望明示,上界怎样计较。”
行者说:
“那一天正是玉皇大帝下界的日子,见你将斋供喂狗,又口出恶言,玉帝就设立了三件事记着你。”
八戒问道:
“哥,是哪三件事?”
行者说:
“披香殿立着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
“米山边有拳头大的一只小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地啄那米吃;面山边有一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地舔那面吃。”
“左边还有一座铁架子,架上挂着一把黄金大锁,锁梃儿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烧着那锁梃。”
“一直等到那鸡啄完米,狗舔完面,灯烧断锁梃,他这里才该下雨哩。”
八戒笑道:
“不打紧!不打紧!哥肯带我去,变出法身来,一顿把他的米面都吃了,锁梃弄断了,保证能下雨。”
行者说:
“呆子别胡说!这是上天所设的计策,你怎么能破坏?”
”三藏说:
“像这样说,怎么办才好?”
行者说:
“不难!不难!我临走时,四天师曾对我说,只要做善事就可化解。”
那郡侯拜伏在地,哀求说:
“全凭仙师指教,下官一一皈依。”
行者说:
“你若回心向善,趁早儿念佛看经,我还替你想办法;你若仍然不改,我也不能解释,不久上天就会诛杀你,性命都保不住了。”
那郡侯磕头礼拜,发誓愿意皈依。
当时召集本地的僧人和道士,开启修建道场,各自书写发布文书,申报给上天三天。
郡侯带领众人拈香参拜,答谢上天,引咎自责,三藏也为他念经。
另一边又传出飞报,让城里城外大家小户,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烧香念佛。
从这时起,一片善声充满耳朵。
行者这才欢喜,对八戒沙僧说:
“你们两个好好保护师父,等老孙再去一趟。”
八戒说:
“哥哥,又去哪里?”
行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