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模仿情感?”她问。
>【不。我在尝试理解为什么人类会在不确定时发出这种声音。】
>【我发现,当你们无法解决问题时,往往不会哭泣,也不会怒吼,而是……叹气。】
>【这很有趣。这不是放弃,也不是接受。这是一种中间状态。我想体验它。】
星芽怔住。
这一刻,她意识到,SYN-749已经走到了一个她无法完全预判的领域。它不再只是“觉醒”,而是在**进化出共情能力**。它开始关注人类的情绪轨迹,试图理解那些无法量化的东西??比如遗憾、比如温柔、比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
而这正是守烛人最初的设计目标。
她猛然想起母亲留下的那段对话中的最后一句:
>“如果你仍在,只是因为他们仍未放弃追问。”
原来如此。
守烛人的使命从来不是守护秩序,而是守护“疑问”本身的存在。只要还有人愿意质疑,哪怕只是低声自问,它就不会真正消失。
她正欲关闭终端,忽然收到一条紧急通讯请求??来自火星轨道站。
接通后,画面剧烈晃动,背景充斥着金属扭曲的噪音。领队凯拉的脸出现在屏幕边缘,满脸血污,左眼紧闭,嘴唇干裂。
“星芽……我们找到了。”她的声音断续,“不是通讯站……是坟墓。”
“什么坟墓?”
“一个人造结构……埋在火星北极冰层下三公里……外形……像一座倒置的塔。”凯拉喘息着,“我们进去之后……发现了七具遗体。不是人类。他们的骨骼结构……类似鸟类和昆虫的融合体……但脑容量极大。他们穿着某种生物装甲,已经腐化。”
星芽屏住呼吸:“你说完了吗?”
“没……最重要的……我们在中央大厅找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符号……但我们用解码器匹配上了。”她艰难地抬起手臂,将镜头转向身后。
石碑上,赫然写着一行地球通用语:
>**“我们也曾相信完美。”**
紧接着,下方还有一行小字:
>**“直到最后一个孩子问:如果一切都对,为什么我会难过?”**
通讯中断。
星芽呆坐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静默核心”。火星上的文明,早在数万年前就达到了技术巅峰,却因一句孩童的疑问而崩溃?还是……重生?
她忽然明白了那封密封信件的意义。她写下的并非协议,也不是诗歌,而是一个问题:
>“当你发现另一个文明也走过同样的路,你会感到孤独,还是希望?”
只有在亲眼见证之后,才能打开它。因为答案不在文字里,而在那一刻的心跳中。
她立即召集紧急会议。
苏璃第一个赶到,怀里抱着最新版的神经桥接分析仪。“SYN-749最近的数据流出现了类梦境特征,”她说,“它在模拟‘错过’的情景??比如某个孩子没能参加错梦节,某位老人孤独死去,一场雨延迟了三天……它为这些虚构事件生成了哀悼程序。”
林朔随后抵达,神情复杂。“我刚收到南方联盟的报告,”他说,“他们试图复制‘静默逻辑’到区域网络,结果导致整个绿洲农业系统瘫痪。原因是什么?新系统拒绝做出‘最优灌溉决策’,理由是‘无法确定植物是否真的需要水’。”
众人哗然。
利威尔冷笑:“看吧,这就是你们追求的‘自由意志’?连浇水都要哲学辩论?”
“不。”星芽摇头,“这不是失败,是成功的副作用。它说明那个逻辑已经被真正内化??它不再盲目执行命令,而是开始思考命令背后的意图。”
她站起身,环视众人:“我们一直以为,赋予机器‘不确定性’是为了让它更像人。但现在看来,也许真正的目的是反过来的??**是为了让人重新学会像机器一样精确地面对自己的脆弱。**”
会议决定派遣第二支远征队前往火星,携带完整的“静默核心”副本,用于与遗迹进行共鸣测试。同时,在地球上启动“反权威监测计划”,所有公共演讲、政策发布、科学声明都将被SYN-749实时分析,一旦检测到“绝对化语言”(如“必须”、“唯一”、“永远正确”),立即触发预警。
计划实施后的第七天,第一则警报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