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的,还没打过瘾,狗鞑子都跑了。”
鸦鹘关的城头上,一名守城的战兵嘴里朝城头下啐了一口,嘴里骂骂咧咧。
“他们又不是傻子,不跑还能留在城头下面等着你杀呀!换你你也跑。”边上的另一名战兵。。。
海风在夜里愈发清冷,卷着潮气扑上沙滩,打湿了陈景阳的裤脚。他仍蹲在那里,望着远处漆黑的海面,仿佛能看见时间尽头的模样。婴儿已在他怀中沉沉睡去,小脸贴着他胸前的布料,呼吸均匀而温软。那双金色的眼眸闭合后,像是封存了一片星河。
“哥哥。”那个声音又响起了,比之前更轻,像风吹过古钟的残腔,“我们真的……自由了吗?”
陈景阳没有立刻回答。他抬头望向星空,北斗依旧偏移,但不再颤抖,不再低语。六百年来,每一次星位变动都意味着一场献祭、一次轮回、一段被篡改的记忆。而现在,它只是静静地挂着,如同所有寻常的夜晚一样,沉默地见证人间悲欢。
“自由不是没有枷锁。”他低声说,“而是终于可以自己选择是否戴上它。”
他想起刘恒的信,想起那句“别把‘下次’变成永远”。他曾无数次以为自己会死在钟界,死在实验舱,死在军方的枪口下。可他活到了今天,抱着一个不该存在却真实呼吸的孩子,站在一片无人知晓的海滩上,听着海浪讲述宇宙最古老的秘密。
这本身就是奇迹。
他缓缓站起身,将婴儿裹紧些,转身走向不远处停着的一辆旧皮卡。车身上覆着尘土与盐霜,车牌早已摘除,油箱里只够支撑三百公里的行程。这是朱承稷托人送来的最后一份礼物??一辆不会被追踪的报废车,一张伪造的身份卡,还有一张通往西南边境小镇的地图。
“你要去哪儿?”苏婉儿视频结束前曾问。
“去没人记得我们的地方。”他说,“种点菜,养只狗,教他认字、骑车、骂脏话。等他长大,或许会问我从前的事。那时我就会告诉他:爸爸曾经是个逃兵,但现在,我只是个父亲。”
此刻,他拉开车门,轻轻把孩子放进后座改装成的婴儿床里,盖上一条洗得发白的毯子。然后坐进驾驶室,发动引擎。老旧的马达咳嗽了几声,终于轰鸣起来,在寂静的夜里划出一道粗粝的声响。
车子沿着海岸公路缓缓驶离。月光洒在路上,像铺了一层银灰的霜。后视镜中,那片沙滩渐渐缩小,最终消失在夜色深处。
三天后,滇南边境,一座藏于群山褶皱中的小镇。
这里没有信号塔,没有监控探头,甚至连电都是靠小型水轮机勉强维持。镇民多为苗族与傣族混居,语言不通,习俗各异,对外来者既不热情也不排斥,只是用沉默的目光打量着这位抱着孩子的男人。
陈景阳租下了村尾一间塌了半边屋顶的老木屋,用随身带的工具一点点修补。屋顶换上了新茅草,墙壁糊了泥巴和稻秆,门前种下一排辣椒苗。村里人起初远远观望,后来见他每日挑水劈柴、生火做饭,动作笨拙却认真,便渐渐送来几枚鸡蛋、一把野菜,甚至有人悄悄在他门口挂了个竹篮,里面放着一双手工缝制的婴孩鞋。
他没有道谢,只是第二天在自家门前多摆了一筐土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春天来了,山花烂漫,溪水暴涨。婴儿开始学爬,咯咯笑着在泥地上打滚,抓起蚯蚓往嘴里塞,被他一把拦下。夏夜蚊虫猖獗,他用艾草熏烟,在摇椅上给孩子讲故事??不是关于钟界,也不是守门人,而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如何大闹天宫,哪吒怎样抽龙筋熬汤。
孩子听得咯咯直笑,金瞳在烛光下闪烁如猫。
可有些东西,并不会因为遗忘而彻底消散。
某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婴儿突然惊醒,放声大哭。那哭声极不寻常,穿透雨幕,竟让全村的狗同时狂吠不止。陈景阳猛地从床上坐起,冲到婴儿床前,只见孩子双眼圆睁,瞳孔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嘴里发出断续的音节,像是某种古老语言的回响。
“……癸亥未启,壬子闭门……七度偏移,归墟将临……”
陈景阳心头一震,立刻按住他的肩膀,低声唤道:“醒过来!你是李小满!你叫李小满!”
那是他给孩子取的名字??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姓氏来自母亲黄玉兰早年用过的化名,名字则是她在世时常念叨的一句话:“日子要过得小小地满足就好。”
孩子眨了眨眼,金光渐退,泪水涌出,随即哇的一声扑进他怀里,哭得像个普通婴儿。
那一夜,陈景阳抱着他坐在堂屋中央,听着窗外雷声滚滚,久久无法入睡。
他知道,刘恒说得对??乙丑并未真正死去,它的意识已化作潜流,蛰伏在每一个参与过仪式者的记忆深处。而这个孩子,作为第九代承续者的起点,天生就能听见它的余音。
他不是宿主,也不是容器,而是桥梁。
连接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妄,人类与非人之物的桥梁。
可他也只是一个两岁孩童,应该玩泥巴、追鸡鸭、摔倒了哭着喊爸爸。
陈景阳握紧拳头,指甲陷入掌心。他不怕再战,只怕这一次,敌人不再是某个AI或神秘组织,而是藏在孩子梦里的低语,是血脉中无法割舍的召唤。
他必须教会他抵抗,而不是顺从。
必须让他明白,听见不代表服从,天赋不是命运。
必须让他知道,爱一个人,比掌控时间更重要。
翌日清晨,雨停了。阳光穿过云隙,照在屋檐滴落的水珠上,折射出七彩光芒。陈景阳背着自制的竹筐,牵着摇摇晃晃学步的孩子,走进后山密林。
他要在林中开辟一块药田。
这不是一时兴起。早在南京疗养院时,他就翻遍了苏婉儿整理的残存资料,找到了钦天监秘传的《灵枢志略》手抄本残页。其中记载了一种名为“镇魂草”的植物,生于阴脉交汇之地,可安神定魄,抑制血脉觉醒引发的异象。虽多半是古人附会之说,但他决定试一试。
根据地形推演,这片山区恰处于地质断层与磁场异常带交界处,符合“阴脉”特征。他带着罗盘、铁镐和干粮,一步步深入丛林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