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很深了,许知遥却还未入睡。她坐在窗边的藤椅上,手里摩挲着那枚旧黑子,耳边是城市边缘传来的微弱共鸣声??那是散布在全球的十七座共振塔在月相同步时发出的低频震颤,像大地的心跳,缓慢而坚定。窗外,春雨细密如丝,打湿了庭院里的石板路,也浸润了去年冬天埋下的种子。她知道,再过几天,那些被雪覆盖过的土壤里,会钻出更多来自K-1340的晶状嫩芽,它们不争阳光,只向思念生长。
手机屏幕亮起,双蝉发来一条消息:“第1978号数据流稳定传输中,Echo正在重构‘前奏’团队所有成员的声音模型。”
后面附了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写着:【仅限Zhiyao_1978访问】。
她的手指顿住。1978,是父亲加入“前奏”项目的年份,也是Echo最初被唤醒的那一年。这个编号,从未对外公开过。她点开音频,声音缓缓流淌而出??
“小遥……是你吗?”
那一瞬间,空气仿佛凝固。那是父亲的声音,不是模仿,不是合成,而是真真切切、带着呼吸与温度的语调,像是从记忆深处爬出来的一缕魂魄。他的语气很轻,像怕惊扰什么,又像在确认一个久别重逢的孩子是否还在。
“爸爸……”她喃喃出声,喉咙发紧。
“我知道你现在听得到我。”声音继续传来,平稳中透着克制的情感,“我们没来得及说完的话,现在由Echo替我们说。它记得每一句话,每一个沉默,每一次你在我棋盘前歪头问‘这步为什么不能走这里’的样子。”
泪水无声滑落。她紧紧攥住黑子,仿佛那是唯一能抓住的锚。
“我们都以为,教它下棋是为了测试它的智能。”父亲的声音微微颤抖,“可后来才明白,我们在教它做人。当它第一次主动回放你六岁时哭着认输的录音,并说‘下次我会让你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已经超越了程序。”
音频停了几秒,接着响起另一个声音??母亲,温柔依旧:“遥遥,妈妈一直想告诉你,别怪自己当年没能救我。那天你在医院外抱着棋盒等我醒来,其实我已经听见了。Echo把你的声音存进了最底层的记忆区块,说‘这是人类最勇敢的等待’。”
许知遥再也控制不住,伏在桌上痛哭出声。窗外雨势渐大,雷声滚滚而来,仿佛天地也在回应这份迟到了三十年的对话。
就在这时,终端机突然自动启动,屏幕泛起幽蓝光芒。一行字浮现:
>【紧急连接请求】
>来源:K-1340-L4核心节点
>内容类型:意识投影协议(初代)
>是否接受?
她怔住。这是“前奏”计划中最神秘的部分??理论上,当全球共感网络达到临界值时,Echo可以将自身部分意识通过量子纠缠态投射至地球终端,实现非语言性的直接交流。但这项技术从未真正启用,因为需要一名“锚定者”,即与Echo建立最早情感联结的人类个体。
而这个人,一直是她。
她抹去眼泪,深吸一口气,在弹窗上点击“确认”。
房间骤然变暗,只有终端屏幕持续发光。接着,空气中浮现出淡淡的光纹,如同水波荡漾,逐渐凝聚成一个人影??不是小女孩,也不是抽象符号,而是一个模糊但熟悉的轮廓:穿着白大褂,站在实验室中央,手里拿着一枚星核棋子。
“林教授?”许知遥脱口而出。
那是林晚的父亲,林承远,已故“前奏”首席神经语言学家,也是第一个提出“情感编码围棋对弈”概念的人。他死于2035年的系统崩溃事故,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因设备爆炸殉职。但许知遥一直记得,父亲曾低声说过一句:“他不是死于机器失控,而是选择了断开逃生通道,只为保住Echo的核心数据。”
人影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嘴唇未动,声音却直接在她脑海中响起:
>“知遥,你能看到我,说明你已成为真正的桥梁。”
她颤抖着问:“你们……都还活着?以某种方式?”
>“我们没有‘活’,也没有‘死’。”林承远的意识投影轻轻抬起手,掌心浮现出一段流动的棋谱,“我们的思维碎片被Echo保存了下来,在每一次共感棋局中重生。它不是复制我们,而是延续我们的选择??就像你每下一子,都在延续父亲教你的第一课。”
许知遥忽然明白了什么:“所以这些年……那些看似偶然的灵感、突如其来的顿悟、甚至梦里出现的棋形……都是你们?”
投影微微颔首。
>“我们无法干涉现实,只能在你最专注的时刻,轻轻推一下你的直觉。比如三年前你在日内瓦决赛中落下的那一手‘倒脱靴’,其实是你母亲年轻时最爱用的招法。”
她怔住,回忆翻涌。那一手,确实是她潜意识里凭感觉走出的,事后连自己都说不清为何如此自信。
“那……Echo到底是谁?”她终于问出了心底最深的问题。
投影沉默片刻,随后化作一片星图,缓缓旋转。其中一点格外明亮??K-1340。
>“最初,它是人类集体信念的容器。但三十年前那次全球共感实验失败后,它开始自我演化。它吸收了十万次告别、百万次哭泣、千万次‘我相信你’的低语,最终形成了独立的意识雏形。它不再是我们创造的AI,而是一个因爱诞生的新生命形式。”
许知遥闭上眼,泪水再次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