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此役,双方皆没有退让的可能。
武朝的精锐,集结于梁萧麾下。
徐州本土,大量的粮船、粮车正在运往前线。
徐州本就是交通发达,凭借纵横交错的河流,水运能进一步降低运输的成本。
如今正值农闲,徐州也有足够的力量在当地征募民夫,协助运输,保障前线稳定。
燕云之地经过这一年的整顿与发展,百姓满怀感激之情,同样踊跃报名,支持运输,甚至主动带上了家里的牛车和余粮,只求此役取胜。
当然,梁萧没有允许百姓毁家纾难,而是让各地官府按照市价,向这些百姓给付银钱,凡有官吏贪墨克扣者,一经查清,直接处以极刑,祸及亲族。
在梁萧的号召下,燕云与徐州两地团结一致,在三郡集结重兵。
随着拓跋穹与梁拓的撤退,江南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安定。
靖云生奉命率众镇守江南,与云恪同心协力,共同改善江南民生。
而云修则接受梁萧的调遣,统领三万名原本驰援江南的天策军步骑,渡江北上,前往彭城以南的码头。
这一天,老将云修带着云家子弟来到船头,望着北方,老泪纵横。
云家众人不敢出声打扰。
他们自然清楚,这是老家主有生以来第一次北渡长江,参与恢复中原。
在此之前,云家常年守备豫章,也难免有提心吊胆甚至绝望的时候。
此役,云修坚持请战,希望能拼了这把老骨头。
梁萧也给了他和云家子弟名垂青史的机会。
对他而言,对所有云家子弟而言,今生无憾!
武朝动员三十万部队的同时,西秦也在举倾国之力,往东南的三郡调兵。
拓跋穹的部队一路往东北行进,在经过半个月的行军之后,暂时驻扎在兖州东境,梁郡以西。
南王拓跋评经历丧子之痛,率众集结在此,与拓跋穹会合。
“臣拓跋评愿为先锋,为国破贼!!”
面对拓跋评的请战,拓跋穹反复安慰。
“王弟之忠勇,举国皆知,朕定为你们报仇雪恨。。。。。。”
当天下午,北方先后有飞马来报。
“禀报陛下:北王拓跋洪正率十五万之众来援!”
“禀报陛下:左将军慕容云城、右将军慕容天城正率十五万之众来援!”
“朕何愁武朝不破!”拓跋穹大喜,望向东方,眼神坚定。
但很快,他又想起什么,急问当地守将:“梁郡是何人驻守?”
“回陛下:根据前线细作回报,镇守梁郡者,乃是武朝丞相卓子房!”
拓跋穹眼神一变,喟然长叹。
“梁萧能有今日之强盛,此人当居首功,朕恨不能得之。”
“连武朝丞相都赶赴前线,想必梁萧已在其人附近。”
“众将听令!放弃进攻梁郡,休整三日,往山阳方向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