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没给奶奶带礼物,到时候都有她没有咋办。”章峥道。
章小水拍拍胸脯,晃了下自己肩膀上的包袱道,“我带了。”
门口院子的柚子树仍旧四季常青,灶屋的烟囱冒着大片大片青烟,那附近的瓦片都熏干了些,冷锐的空气里飘着粥的清甜香,肉的浓香,进了院子,竹篱边的菊花还开的很绚烂,黄的白的粉的,傲立寒冬。
几个小子第一眼不是看院子里嬉闹的孩子,而是纷纷默契看鸡圈,这一看就惊到了,十几只芦花鸡和五只乌鸡。
这芦花鸡还只一斤多重,看来是买人家仔鸡自己来养的。
把狗窝都安置在了鸡圈旁,真真得看家护院了。
“汪汪汪!”正在和孩子们玩的两只狗听见动静扭头,激动的摇尾巴扭胯就来了,耳朵都耷拉到后脑勺,露出水灵灵激动的狗眼。
石墩说章峥养的狗都比章小水的闷骚些,那黑狗的走位就很舔,白狗是摇尾巴黑狗是摇屁股。
说完就跑了,哪还等章峥揣他。
虎二郎小月牙看到几个哥哥们回来,都哇的跑去,又跳又闹的,丸哥儿小腿短,后面跟着急的哭,直到章小水给他手里塞了个拨浪鼓,他才又破涕为笑。
灶屋里的大人们听见动静,纷纷笑着出来。
李瑜也要出来,但是他大肚子,章有银不让他出门,只在门口掀着草帘子看。
“哎呀,峥宝和水宝都长高了。”李瑜笑道。
章峥和章小水都看向李瑜,他面颊都生了些肉,脸红润泛着盈润的光泽,整个人看着好温柔的,冬天的冷峭都落不到他身上似的,看着就好想喊阿爹,可……两人望着李瑜腰腹棉袄下高高隆起的腹部,这肚子也太大了吧。肚子里不止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吧。
两人一边喊阿爹舅舅,一边跑近,章有银手扶着李瑜的腰身就驱赶,“走走走别过了寒气。”
章小水嘿嘿笑,“老章这下是心满意足了。”
章有银道,“那可不。”
其他几家人也说上话了,院子一下子更热闹了,母鸡咯咯叫、鸭子嘎嘎、狗子汪汪,孩子啊啊的笑,各娃找各家。
刚到家灰蒙蒙的天空就像是扯碎的棉花似的,开始掉碎粒儿了,众人都进了灶屋,寒风被挡在厚厚的草帘后,屋里很暖和,说话都不冒白气了。
灶屋里很大,摆了两张八仙桌,桌上摆着两个圆木盘,装着瓜子花生一些炒米糕点,都是吴婶子自己做的。
桌子下面没放火盆,因为有一个很大的火坑,火烧的红旺炖着腊八粥,炕着的腊肉香肠都滋滋冒油了,柴火里一片腊肉油香,红火的暖意驱除了身上的寒意。四周摆着好些椅子,都是大人坐着烤火的。
这会儿,全都围着八仙桌看小子们以及他们的包袱回来了。
田幸瞧着他们一个个都忙着笑忙着看,他虽然好奇,但是看着丸哥儿满手玩水冻的通红,就要拉着丸哥儿烤火,但是丸哥儿要看小叔叔们带的东西。
章峥从包袱里拿出一双靴子,黑皮面白底,给李瑜的,李瑜伸手进去一摸,手心触感柔软,毛茸茸的,全是毛毡。
尺码是对的,但是他现在脚浮肿了要穿大两寸多点。李瑜只说喜欢暖和,这样脚就不冷了。要是峥宝知道暂时穿不了,还是会有些微微扫兴。
而虎仔和石墩也掏出了同样的靴子。
程武的靴子好买,指着最大码的买就行了,程武当即就要脱鞋子试试,丸哥儿忙捂着鼻子,“臭臭臭。”
程武嘿嘿提溜靴子去一旁火坑试。许桂香嘴角笑咧了摸着鞋子合不拢嘴,但是摸两下不对了。
“这咋搞,大了两寸多。”许桂香皱眉道。
虎仔讪讪,等会儿他娘就要说我知道你的尺码,你不知道我的,虎仔已经捂住耳朵了。
李瑜道,“我们换换。正好我脚肿了,要大一点的。”
许桂香道,“但是你生完后再穿就大了。”
李瑜道,“大一点没关系,垫双鞋垫就好了。”
虎仔立马喜笑颜开,对着李瑜的肚子双手合十,“我那素未谋面的亲兄弟啊,感谢你保住了我的耳朵。”
许桂香瞧虎仔这么大人了还没个正形,可嘴角也忍不住笑,穿上脚走两步,和自己纳的硬邦邦的千层底不同,这踩着像是踩棉花似的,又轻便又软和,走路都轻飘飘又雄赳赳的。
许桂香道,“这得多少钱啊。”
虎仔犹豫了下,最后如实道,“我在想说实话还是假话,说实话了你肯定觉得靴子贵舍不得穿就放那儿供着了,说便宜了,你出去吹牛也没劲儿,万一别人的鞋子还没你的好,吹的价格更贵,不是平白受气了?”
石墩道,“三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