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这个源城火车运营公司,目前最着重的不是安全事务,而是公关事务。
已经开始大肆宣传,运营公司的成立,请了一大批读书人为他们写小故事投稿香香馆,或者自己干脆成立一个报馆,开始大肆鼓吹源城火车是惠民线。
他们还若有若无踩着南青的底线,擦边王府公营的权威,壮大自己的名声。
致使很多百姓都以为源城火车运营公司,是王府公营的。
而且很多站台都直接命名为公营区,惠民公区,商品公区。
生怕没沾上真正公营的积攒下来的威望。
这些碰瓷现象频繁出现。
陶金得知此事,几乎气得咬牙切齿:“王爷,我们要不要教训一下他们!他们变本加厉蹭着你的名望牟利,以后出事,可能有损您的威信。”
南青摇摇头:“本王办事都要按照规章法律来,若是随意处置他们,岂非是打击了他们的信心。”
何况,她就是要激发资本逐利的本性,才能为所有人上一课。
只要还在控制之下,就暂时不必担心。
没准以后还有新的收获。
现在光靠公营一家卷工业,可能效率还没那么高,如果再加入私营的一起卷,真能卷出好东西,她还可以把私营变成公营,到时候再整改就是了。
南青已经投入很多工业萌芽技术,相当于播撒了一片种子,现在已经到达需要人为催发的地步。
很快,南青又宣布工坊除了军火,设立理工奖,其他民营私营都可以投入民生的机械,若是开发成功,不仅能得奖,还能获得王府的一笔前期投资,作为创业基金。
激发了整个荒北的理工热。
那些在工坊有关系的人纷纷拿技术与私营的掌柜合作。
就连食古不化的文人士子都要借助东风,参与一波,以免自己被时代淘汰。
让那些原本以批判南青倒行逆施出名的顽固分子,声音都被理工风气覆盖。
越来越多的人丢掉手里的之乎者也,投身于建设当中。
南青还让徐家和司农出面,将整理好的农业和工科知识等书籍,大量投入市场。
又提拔懂得利用白话文传播的文人,进入荒北的教育部传师授道。
当然南青没有抛弃文科,文科到底是众科的根本。只是从千字文百家姓,变成更为实用的唐诗宋词,还有基础数学。
大量的学塾建立,招收六岁以上的孩子,进行三年基础教育。
六年高级教育,毕业,基本就像八九十年代,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
与此同时。
钱天雪那边传来消息,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组装好三台火车,并且用了一个月时间验收,接下来只需要按照之前铺设好的轨道,基本可以投入使用。
南青将其中一辆交给邓永祥。
一辆交给阿塞北,一辆下西北。
西北的轨道如今正在热火朝天地修着,大量的铁路工人被培训,投入各个轨道基础岗位。
不出一个月高州付与吴泰府就能拥有第一辆火车。
这个消息传进京城,新帝为之震撼,严公公禁不住感叹晋王的强大,还有赵国公脸色难看等等各种表情。
赵国公明显觉得自己的算盘落空了。
一旦火车轨道开通,超过西北首府只是时间问题。
他几乎想开口阻止了。
可现在新帝对他那晋王皇兄,显然有着很深的兄弟情。
这会儿,新帝南裕感慨道:“兵仗局刚研发出红衣大炮,皇兄那边连火力车都已经投入使用了。”
严公公自然要拍马屁:“陛下,依奴婢看您若想要一条轨道,晋王殿下不会不答应的。”
“真的?那么通往可以京城。最好是荒北到京城的路线。”新帝才高兴想象道。
赵国公便严厉警告道:“陛下!无论晋王有没有狼子野心,一旦火力车开进京城,就势必宣告天下人,谁都能搭车入京城对您产生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