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孤不想当皇帝! > 6070(第22页)

6070(第22页)

“照着我们走过的路发展,显然可以节省很多成本。说到底模仿比研究容易。”

说来说去还是无法避免他人仿制。陶金瞬间有种无力感。

“京城确实已经开始设立洗衣厂和纺织厂,学荒北,招募女工。”

南青倒是希望这种欣欣向荣的场面能持续更久。

可惜京城始终学的只是点皮毛,不过也够用了。

至于大梁那边,明显更快发展。

南青觉得自己有必要重点关注大梁。

至于西北的事,她不介意给那些背叛自己,还造成市场恶性竞争的商人一个教训。

“陶金,传令下去,让工坊单纯立一个水泥部门,专门锻造便宜好用的水泥,咱们跟他们打价格战!”

“还有拆迁贫民窟,盖一片建筑楼区。开始卖楼卖房。”南青大出手:“还有土豆红薯玉米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推广出去,挤占西北市场。”

她就不信了。

产量大,便宜,好吃的土豆,红薯,玉米,投入西北那个主食吃稻谷的地区,不会给他们的粮价带来冲击。

“也是时候让西北的老百姓过过好日子了。”南青算盘打得精准:“反正,西北各府的农田大都属于一些乡绅地主。”

就算伤也伤不到老百姓身上。

至于破坏经济,西北两年前刚经过战乱,当地人饥一顿饱一顿,还要交重税,哪有什么健康的民生经济。

南青的一道商令颁发下去。

留守在荒北商务府的商人,立即将荒北的低价粮大批投入西北的高州府与吴泰府。

再由两府高价雇一些货郎,走街串巷,将低价粮的消息散播进乡下,让早就饱受饥饿的穷人,不管真假为了一条活路,纷纷派出家里的青壮年前往高州府与吴泰府。

高州府的荒北商人连商务府的消息都没收到,就被打得措手不及,刚想联系当地官府制止低价粮,就被商务府来得督察警告了。

商务府之所以没有通知西北的荒北商人,就是要打个信息差,打得一些被安插在两府的不法商人。

如果是自己人就算损失商务府都会赔偿,而不是自己人,为了避免损失,势必会与当地官府勾结应对低价粮的冲击。

然而两府的县衙基本没吭声,尤其是高州府的县令,朝廷两年都没给他发俸禄,让衙差无米下锅几乎都跑光。

自己也差点变成光杆司令。

自从收到来自荒北支援的五千两津贴,他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尽管不多,但足够他缝缝补补又三年。

还有吴泰府的县令,家中老母常年卧病在床,就靠着他那点微薄的俸禄看病续命,结果朝廷各种理由推迟延发,两年来,他连自己的棺材本都吃没了。

老婆作为县令夫人还要给周围的有钱人缝缝补补,才能勉强维生。

使得那些有钱人都笑他是乞丐县令。空有一顶乌纱帽。

南青直接给吴泰府的县令发去五千两津贴,还特批他母亲来荒北治病不用钱。

赵家还想利用此事拿她把柄。

南青根本没给赵家机会,先通知了新帝,再给了一百万两。新帝直接将此事捂下去。

不然为什么新帝对南青屡次越权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还不是没钱,就算想管,也管不了。

不如承一份人情,让这位皇兄念他的好。

南青也没有吝啬,人情世故拉满,荒北有好东西她就第一时间让人送进皇宫。

甚至连火车的设计图都给了新帝。

反正新帝也没钱打造火车,只能看看设计图做几天好梦。这不比赵国公有情绪价值?

于是这种睁只眼闭只眼的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一种默契。

赵家根本拿两府没办法。

乡下的穷人进高州府后,发现街上的每一个铺子都张贴了低价粮的招牌,路牌还指明哪里有更低价格的米铺。

而且米铺设立的地方也很巧妙,就在县衙旁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