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只不过是有人模仿了他们的笔记,仅此而已。
可随着这些江南道的百官,将自己的官印都一一盖在了上面之后。
几乎每一个人就是已经将自己的后半生仕途、商途,直接和杨宁绑定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之下,无论是身为燕王的杨宁,还是参与了这封效忠信书写的江南道百官。
都已经通过这一封效忠信,建立起了无法割舍的联系。
这种联系对于燕王和江南道官员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极难摆脱的存在了。
“想不到。。。。。。二公主庆柔竟然能够让江南道的百官,将这种东西写出来。”
杨宁看着手中的效忠信。
几乎是从上到下全都审视了一番。
从开头的粮道押运官,一直到最后面的江南太守武江海。
这份效忠信是真的可以会说包含了整个江南道超过七成以上的官员、商贾。
对于杨宁来说,这份效忠信更是通过间接的方法,直接取得了江南世家大族支持的最好证明!
而杨宁话音未落,站在其身旁的徐渭祖,也悄然将目光落到了杨宁手中的效忠信上。
徐渭祖仅仅是用眼睛轻扫过一遍,整个人的脸色便登时难看了数倍有余。
“武江海?想不到。。。。。。就连曾经的江南英雄武江海,也效忠于燕王殿下了啊。”
徐渭祖咂了咂嘴,眸中尽是难以置信之色。
“江南英雄?你是说,这个江南道太守?”杨宁闻言,目光迅速锁定了效忠信上最后一行的名字。
“正是。”徐渭祖闻言,双手一拱,眼神中陡然生出了几分肉眼可见的坚定之色:“此人乃是名震江南,最辉煌之时,更是以三千人之力,硬生生打翻了五万倭寇之多的江南英雄——武江海!
只不过,这个武江海在最辉煌的时候受到了倭寇的重创。
当时为了祭奠武江海的功绩,也是出于优待有功之臣的想法。
大乾皇帝在十几年前,亲自来到江南道将这太守之位敕封给了武江海。
此举更是被记入了江南道府衙志,供江南数百万百姓代代相传呢、”
说着,杨宁则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虽说前身的记忆当中,压根就没有武江海这个名字。
但从徐渭祖的讲述之中也能够看出,这个武江海在行伍之中,也绝对是像石恒将军,甚至是要超过石恒将军这个级别的一把好手。
只不过。
同为军伍出身。
前世身为龙国兵王的杨宁很清楚。
若是想要弃笔从戎,其需要的便只是所谓的勇气,以及对于战法理论的学习,以及对体能的锤炼和体质的锻炼。
可若是想要弃戎从笔,那情况可就相当复杂了。
所谓士卒,无论是大乾一朝的士卒还是前世的。
滋要是与军字相联的,便都是与纪律和规矩紧密相连的。
一个行伍出身大老粗,即便是没有任何官职,随着十几年的行伍之旅的洗礼,其对于规矩看得能够比命还重。
普通的老兵油子尚且如此,就更别提像武江海这个级别的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