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晏廷如实道。
“公平是相对的,在实力面前,些许看似的不公平,也是公平的一种体现。”
“就这么办。”
“哪个城市不满意,有意见,就让他们打报告上来,只要能够自筹自建,给我建一个五百万人口入驻的大城,且能保证所在区域的生产总值和税收增加,那同样的条件,也可以给他们。”
许元胜说道。
“好的,领袖。”唐晏廷和万树森皆是点头。
“告诉江南城,中央支持他们。”
“不要让中央和民众,失望了。”
许元胜眸光内透着一抹希冀。
两江城,若是能经历过这个考验,那大胜的第一座直辖市,自己也不会吝啬,可以给他们。
很快随着两江城和西川城提前几个月,完成了大胜第一年的规划,其它城市翘以待的时候。
大胜政府也立即公布了消息。
“西川城和两江城,已经完成第一年规划,三百万人口入驻。”
“两城在大量人口入驻之后,扛住了人口暴增带来的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和出行压力以及就业压力,其两行省的生产总值和税收,得以显著提升。”
“事实证明,西川城和两江城是大胜在大城市建立道路上,成功的典范。”
“接下来将提前布局第二年规划,对于余下三座三百万人口居住城市的建立。”
“第一,京城。”
“第二,江北行省,江北城。”
“第三,东南行省,东南城。”
“另有一项特殊规划,鉴于江南行省江南城已经满足三百万人口大城的规模,并希望更进一步扩建完成五百万人口的大城。”
“江南城依自筹自建,独立完成的保证,经过政务处考虑,予以批准。”
“并在建城以及竣工期间,江南城的税收和各类政策,给予最大的自主调控权。”
这一份公告第一时间传递大胜全境。
一时间没有被选中的城市,那是羡慕嫉妒啊。
特别是江南城,那完全划地为王了。
连税收和政策都能自主调控,比过去藩王属地还要有自主权。
但羡慕不来的,上面已经传话了,只要他们能够做到江南城那般自筹自建,且保证建成之后生产总值和税收都能提高。
他们也可以打报告上去,当天就能动工。
“比不了。”
“江南城那在过去,都是大胜市场最为活跃的地方。”
“大胜民国,江南行省更是依占据全国百分之三十的企业和工厂,在生产总值和税收上,又是名列第一。”
“人家那是真富足啊。”
“建一个五百万人口居住的大城,那缺的就是上面的政策。”
“呵呵,不过现在最头疼的要说是江北城了。”
“江南江北当年就是死对头。”
“现在江北城,就看能不能扛得住江南城的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