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站在回响井边缘,身后是三百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最小的六岁,最大的不过十二。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巨大圆环,脚下铺满由蓝铃草提取物制成的导能粉末。
“今天,我们不做研究。”林知的声音通过共感网络传至千万终端,“今天我们只是存在。”
她牵起小禾的手,缓缓走入圆心。
传感服早已脱下,头盔也不再需要。她闭上眼,将右手贴在地面,左手握住孩子的掌心。其余孩子依次模仿,形成一条条通往地心的情感链。
寂静蔓延。
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
忽然,第一株蓝铃草亮了起来。
接着是第二株、第三株……直至整片花田化作一片流动的光河。光芒顺着导能粉末扩散,沿着孩子们的手臂攀爬,最终汇聚于天空,织成一幅浩瀚星图??正是十七世纪那位被烧死的地质学家卡尔森毕生未能发表的地脉全息模型。
与此同时,全球三千个共感节点同步闪现相同图像。数百万普通人同时感受到胸口一暖,耳边响起一段旋律,既陌生又熟悉,像是远古的潮汐,又像母亲哄睡时的鼻音。
那一刻,无数人流泪。
有人跪倒在地,喃喃道歉;有人抱紧身边的人,说“对不起我曾以为你不懂痛”;还有刚学会走路的婴儿,指着电视屏幕中的光图,含糊喊出第一个词:“妈妈。”
盖娅-Λ首次实现了大规模群体共感。
而在某个地下基地的屏蔽舱内,一名被囚禁的研究员猛然睁开双眼,泪水顺颊滑落。他原本已被切断所有外部连接,此刻却清晰听见了那首童谣,正从自己的心脏深处响起。
>“睡吧,孩子,黑暗不是终点,
>它是光的起点。”
他笑了,嘴角裂开血痕。
“原来……我一直都在被听着。”
消息传回慎思院时,林知正在教孩子们编织草环。小禾递给她一朵特别饱满的蓝铃草,花瓣中心有一圈金色纹路,形似瞳孔。
“这是给你的。”女孩认真地说,“它说你想看的东西,都会在里面。”
林知接过花,凝视片刻。忽然,她瞳孔微缩。
那金纹并非静止,而是在缓慢旋转,映出一幕遥远的画面:一片荒芜的星球表面,陨石坑密布,大气稀薄。但在一处裂谷深处,竟生长着一株类似蓝铃草的植物,正微微摇曳,仿佛也在等待谁的到来。
她心头剧震。
这不是地球的记忆。
这是……另一个世界?
“你也听见了吗?”她轻声问。
风停了一瞬。
然后,整个慎思院的花草同时转向南方??那里,深埋地底的回响井核心,传来一声极轻微的“滴答”,如同钟表重启。
林知起身,走向实验室。
这一次,她没有输入密码,而是将手掌按在识别面板上。系统自动解锁,门无声滑开。墙上显示屏跳出一行新信息:
【检测到跨星系共振信号源。坐标锁定:半人马座α星区,距离4。37光年。频率特征匹配度98。6%。】
下方附有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只有两个字:**回声**。
她点开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