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梅夫人 > 第 53 章(第2页)

第 53 章(第2页)

兵部内阁那些常年与漠北有联系的官员才知道清楚,战死的是忠武侯的义子,而他的亲生儿子一直没死,受重伤调养过来后就完美继承忠武侯的衣钵,在漠北战场上屡立奇功,在漠北威名赫赫,打得漠北那些游牧民族节节溃败,军营人称少将军,而他的敌人则叫他鬼面罗刹,因他在战场上始终佩戴鬼面,神勇无双。

忠武侯宝刀未老,解自熙年轻有为,金戈铁马,气吞山河,有这对父子镇守边关,身居庙堂内的官员俱是高枕无忧。

皇帝又道:“解爱卿,在天京城这段时日如何?”

皇帝似乎并不知晓解自熙这段时间在天京城发生的事,也是,作为皇帝,他一心修道,近日也只关心皇太孙的事,根本不会注意解自熙,只是着锦衣卫保证解自熙的安危。

不然,若解自熙有个好歹,忠武侯那边不好交代。

此言一出,明笙之心跳顿时加速,生怕解自熙将他与他之间的恩怨说出来,他虽占理,可到底会在皇帝面前失了好印象。

解自熙作揖道:“劳皇上记挂,臣一切都好。”

皇帝:“嗯。”

靡靡丝竹声起,舞姬翩翩起舞,解自熙身份摆在那边,自然有人欲与他结交,然解自熙态度冷淡,拒人于千里之外,就像一头高傲至极的孤狼,哪怕太子端杯而来,他也没有奉承,仅仅吃了一杯酒。

太子并不介意,很是理解解自熙,年少有为,威名赫赫,有傲骨正常,更何况他早些时候听闻解自熙威名,便有将其收回麾下之意,可惜人始终在漠北,太子实在一筹莫展,遂放弃。

未料曾经看中的天之骄子竟然回了京城,若是将解自熙召入麾下,那忠武侯的军队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么?

老东西这些年吃了不少丹药,可就是死不了,霸占皇位几十年了,感觉真就熬不死了。

太子算盘打得飞起,举起和解酒杯,道:“解将军,昔日之事俱是误会,还望少将军勿要介怀。”

解自熙点头,斟酒举杯:“太子殿下,我并未在意。”

说罢,解自熙将酒一饮而尽。

太子笑道:“不愧是少将军,果然气量大。”

说着,太子看向明笙之,明笙之心领神会,可自尊心发作,使得明笙之没有任何表示。

太子脸色阴沉一瞬,转而压低声音道:“三日后我请少将军醉仙楼一聚,届时本宫会携明尚书来,说开你们二人之间的误会。”

解自熙淡声道:“臣与明尚书并无误会,太子殿下无须忧心。”

言下之意便是回绝。

太子笑了笑,又与解自熙说了些体己话,解自熙言辞淡漠,面对太子放下身段的示好,完全不回应。

酒过二巡,皇帝突然道:“众爱卿。”

席位顿时安静,皇帝对太监使个眼色,不多时,一个年轻男子便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

少年极为面生,既不是皇帝的儿子,也非宗室子孙,他到底是谁?

面对臣子疑惑,皇帝这才让太监念诏书,姗姗告知身份,并封他为瑜王,少年正是先太子遗孤,是皇帝的嫡长孙,是那个被拐走的孙子。

满座哗然。

伴随少年出现,曾经被京城遗忘的记忆逐渐浮出水面。

当年先太子妃孕下一对双胞胎,哥哥身体健硕,弟弟天生弱症,连门都出不了,要一直靠名贵药材吊命。

在先太子造反前期,弟弟私自外出被拐走,自此一无所踪,哪怕东宫和京城倾尽全力也未能找到弟弟,失子后先太子非常痛苦,甚至一度精神失常。

后来先太子造反,兴许便有此因。

这些年,先太子始终是皇帝讳莫如深的禁忌,可时至今日,皇帝却将先太子遗孤找到并封王。

原以为先太子的血脉已经不存于世,也谁也没想到那个被拐走的孩子竟然还活着,并被找了回来。

原来皇帝心中从未忘记过先太子,先太子从来不是心中那一根刺。也是,毕竟先太子和皇帝之间感情深厚,先太子才华横溢,仁爱宽厚,德行高远,举世无双,堪称未来仁君,只可惜后来因巫蛊之祸造反。

唉,往事其中细节更是可悲可叹!

先太子遗孤被寻回封王,有人欢喜有人愁,更何况皇帝这些日子看似仍专注修道,但很多事他并没有袖手旁观,隐隐约约要将朝政大权全部收回的迹象。

其实这些年皇帝虽然专心修道,但锦衣卫一直掌控在他手里,朝堂上发生什么事皇帝一清二楚,只是他没有选择去约束制衡,任由太子在朝堂上一手遮天,为所欲为,看着太子和内阁争斗。

而今,皇帝心思捉摸不透,使得原本势大的太子一派开始产生了危机感。

待诏书宣读完毕,满殿寂静,解自熙蓦然从席位上站立,鼓掌恭迎道:“臣解自熙恭喜皇上寻回瑜王殿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