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698章 第一诈骗案(第2页)

第698章 第一诈骗案(第2页)

看了眼手表,批文上所说的时间已经快要到了,值班秘书便给分行打电话,要求他们半小时内将20万元现金送到民族饭店,交付给一个叫做赵某一的同志,拨款的通知马上就由李副局下达。

由于总行的几个行长都在外地参加学习,日常工作暂时由研究设计局的这李副局主持,要批款正需要他下令。

李副局毕竟是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拿过批文一看,心中不免疑惑起来:“这20万元可不是小数目,怎么不走财政部,直接让我们批款呢?”

他又把批文上上下下读了一遍,确实这是“某某”的亲笔字迹,再看大信封,也是zw院正在使用的款式。

就在这个时候,恰好来了一通“某某”办公室的电话,说到银行要尽力配合工作云云。

李副局自然而然地把这个电话和20万批款的事情联系到了一起,不再有任何迟疑,立即通知分行给那个赵某一同志送款去。

分行的三个干部亲自取出了20万现金,装得满满一袋子,送到了民族饭店。

……

在饭店大厅里,一个穿着藏蓝色中山装的男子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快步迎上去。

“你就是赵某一同志吧?”三个干部问道。

“对,这是我的介绍信。”这个赵某一递过来他的介绍信,上面盖着“小王”办公室的公章,证明了此人的确是赵某一。

“行,你清点一下,然后给我们签个收条。”干部们拿过介绍信,邀请赵某一点清款项。

这个赵某一只是打开袋子瞟了几眼,就撕下一页纸写了收据。

把收据递给送款人的时候,他还故意说:“没事,你们办事认真负责,谁还能信不过?”

翌日,几个外出公干的行长回来了。

他们得知有这样一笔巨大的支出,就给“某某”办公室打电话,询问该怎么入账。

没想到,“某某”办公室的回复却叫几个行长惊诧万分:“赵某一同志查无此人,且'小王'并未批过这笔钱。”

很快,市局的同志接到报案,有骗子伪造“某某”的亲笔签名批文,从银行骗走了巨款20万现金!

“某某”知道此事后大为震怒,特意交付部里督办,限期破案。

刘之野当时就心想:“好家伙,这个'赵某一'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敢打着'某某'的旗号这样骗钱?”

部里下了死命令必须限期破案,市局从各部门抽调精英共同参与破案,刘之野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案子本就难度非常大,而且给的破案时间有限,又增加了破案难度。

那年头可没有录像监控,也没有什么联网大数据,银行报案以后,市局手里只有四件犯罪分子留下的线索:

zw院各部使用的大信封一个,伪造的“某领导”亲笔批文一张,伪造的“领导”办公室介绍信一封,“赵某一”手写的收据一张。

市局技术人员将这四件关键证物取回,连夜进行分析。

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四张纸上的手写字迹,虽然字体不同、风格迥异,但是基本上可以断定是出自一人之手。

鉴定结果显示,这所谓的“某领导”的亲笔签名,也不过是这个自称“赵某一”的犯罪分子所仿冒的。

毋庸置疑,这个犯罪分子必然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熟悉公文写作的格式。

随着研究分析的深入,从这四件证物上,刘之野他们专案组又发现了许多信息:

大信封不是仿造的,而是1959年印制的,但并非全新,而是被犯罪分子用刀片刮除过旧的字迹,封口处也存在二次密封的痕迹。

伪造的“某领导”办公室介绍信,上面的公文是犯罪分子用钢板和蜡纸、印油自己印制的,并非是印刷厂机器印刷的;

上面的公章,则是犯罪分子用彩笔自己勾描出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