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4章
听筒里传来金庸低沉却难掩兴奋的回应:“霍大少深明大义!既然如此,说定了!静候佳音!”
电话挂断,忙音单调回响。霍震挺缓缓放回听筒。窗外的维港霓虹依旧璀璨,勾勒着资本流动的冰冷轨迹。
。。。。。。
《明报》编辑部,深夜灯火通明。查良镛刚放下电话,嘴角压不住笑意。主编王阳拿着一份清样进来,看到他脸上罕见的红光和眼中的亮光,脚步一顿:“查先生。。。。。。?”
金庸猛地抬头:“王阳,坐!刚才是霍震挺!”
王阳心头一紧,立刻坐下:“霍大少这时来电,必有深意?”
金庸深吸一口气,仍难抑激动:“他说了。。。。。。无论我们开出什么条件给黄易,一百万!两百万!甚至一千万港币!”他用力点着桌面,“这笔钱,他霍震挺,以等额广告费的形式,包了!”
王阳腾地站起,椅子腿发出刺耳摩擦:“什…什么?!霍大少亲自背书?包圆稿费?!”巨大的喜悦让他难以置信。
“对!亲口承诺!”金庸也站起来踱步,“只要黄易点头过来,所有稿酬成本,他照单全付!想想看,有了这个,《明报》的平台加上霍震挺的财力,何等保障!”
他停下脚步,目光如电射向王阳,“有了霍大公子的话,挖角黄易不再是机会,是板上钉钉的胜利!港岛文人,所求不过名利。以前我们有名,未必有足够的利砸晕一个被高溢价合同绑住的人。但现在,”他哼笑一声,“名,《明报》就是最大的名!利,霍震挺提供无上限的利!再加上。。。。。。”金庸望向窗外尖沙咀的霓虹,“小林天望那个东洋背景,在当下就是扎在不少文化人心里的刺!民族立场,文化正统,这根大义的大棒,关键时刻递出去,黄易敢接‘不’字?名利大义三管齐下,除非神仙,否则他凭什么死守一个前途未卜的新报馆?”
“妙啊!查先生!神来之笔!”王阳恢复过来,满眼敬佩狂喜,连连搓手,“这不仅是挖角,更是天衣无缝的良策!稳坐钓鱼台,就能让小林天望后院起火!”
他迅速理清思路:“成了最好!黄易就是摇钱树!他写多少字,就能带来多少倍的广告价值和发行量!退一步,就算黄易死脑筋不走,”王阳笑容带着快意,“那一刀也扎进《亚洲日报》心脏了!小林天望要留人,得付出多大代价?翻倍?三倍?五倍稿酬?足以掏空他紧张的现金流!最妙的是,”他越说越兴奋,“就算黄易不走,但知道我们的召唤、查先生的诚意和那窒息的天价,他还能坐得住?还能心无旁骛地写?《寻秦记》这种宏大故事,最怕作者心神不宁!只要他心绪一乱,后续质量必然下滑!口碑崩塌!《亚洲日报》就等着雪崩吧!这一招,无论怎么看,我们都赢定了!霍公子慷慨,查先生英明!”
王阳仿佛已看到《亚洲日报》式微、《明报》再攀巅峰的景象。
金庸站在窗边,面上恢复从容淡定,带着掌控全局的自信笑意。这场由霍震挺点燃的火焰,在他这位文坛巨擘的拨弄下,已烧向对手的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