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蹲下身,摸了摸一个男孩的头:“你们怕不怕下雨?”
男孩摇头:“不怕!现在有‘希望盒子’,老师说它不怕水。”
另一个女孩抢着说:“我还学会了用平板查字典!”
她鼻子一酸。
当天下午,她带队勘察地形,决定在原校舍旁新建一座升级版智慧屋??不仅要防雨抗震,还要配备小型温室,供学生开展农业实践课。设计方案连夜敲定,材料清单发往成都仓库,预计十日内可完成主体组装。
入夜,她住在学校唯一一间教师宿舍,床是木板搭的,被子潮湿泛潮味。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她却睡不着,索性打开笔记本,继续完善“千校点亮计划”的实施细则。忽然听见门外有动静,推门一看,古丽的父亲艾力提着一盏马灯站着,怀里抱着一堆干柴。
“林老师,听说你要在这儿待三个月?”他操着生涩的普通话问。
“是啊。”她接过柴火,有些意外。
艾力挠了挠头:“那……我能来干活吗?砌墙、搬砖都行。我不想再让孩子走那么远的路了。”
林小满心头一震。这位曾在塔克拉玛干工地沉默抽烟的男人,如今竟追到了凉山。
“当然可以。”她用力点头,“欢迎加入‘萤火工程队’。”
第三天,施工正式启动。村民们陆续赶来,自带工具,不要工钱,只求每天管一顿饭。有个七十岁的老阿妈,拄着拐杖送来一筐土豆:“这是我存着过年吃的,给你们加餐。”林小满红着眼收下,当晚煮了一大锅土豆炖腊肉,所有人围坐在火堆旁吃了起来。
饭后,孩子们自发组织了一场“梦想分享会”。一个叫阿依的女孩站起来说:“我爸爸说我读再多书也没用,女孩子终究要嫁人。可我不信。我要考大学,回来当校长,让所有女孩都能上学。”全场鼓掌。林小满起身拥抱她,在她耳边说:“你已经是校长了,因为你已经在领导改变。”
第十天,新智慧屋的地基浇筑完成。清晨,林小满带领孩子们举行“种课桌仪式”??每人将一颗象征希望的种子(向日葵、格桑花、骆驼刺)埋进环绕建筑的生态带中,并在木牌上写下心愿。古丽写的是一句诗:“风吹不灭的灯,是我心中的梦。”
就在这时,卫星电话响起。是李教授从北京打来的:“小满,好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意到你们的模式,邀请你在明年三月的全球教育峰会上发言,主题是‘草根创新如何重塑边缘教育’。”
她握着电话,望向远处群山。云雾缭绕间,一轮红日正缓缓升起,照亮了整片山谷。
“我接受。”她说,“但我有一个请求??能不能让古丽和阿迪力作为学生代表,跟我一起去?”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笑声:“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国际化。”
挂掉电话,她走到施工区,看见艾力正和老陈一起安装太阳能支架,动作虽慢却极其认真。小周在调试净水系统,阿杰带着几个村民铺设排水管道。而在新智慧屋门前,孩子们正用粉笔在地上画黑板,模拟上课情景。
她掏出相机,拍下这一幕,发到朋友圈,配文仍是那八个字:“**光之所向,步履不停。**”
夜深了,她坐在屋檐下写日记:
>凉山的雨总是来得突然。今晚又下了一场,打在铁皮屋顶上噼啪作响。可我知道,再大的雨,也无法浇灭这里正在生长的火焰。
>
>从前我以为,拯救是从天而降的英雄。后来才懂,真正的拯救,是点燃一把火,然后悄然退后,看着它自己烧成一片燎原。
>
>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会累,会怕,会在深夜想念母亲熬的汤。
>可每当看到一双双眼睛因知识而发亮,我就知道??
>这条路,必须走下去。
>
>下一站,藏北。
>那里的雪,据说能埋住半个帐篷。
>但我知道,总有人在等光。
>而我,愿做那个提灯的人。
合上日记本,她抬头望天。乌云散去,星河璀璨。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
她许下一个愿:愿天下所有孩子,都能在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写下自己的名字。
风又起了,吹动屋檐下的铜铃,叮??咚??,叮??咚??
像是回应,又像是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