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萱换宅子了。
玲珑偶阁给她带来了暴利,夏朝兰一千两的要求几天就完成了,除了一千两,她和夏朝兰约定,凡是她开的铺子,利润都要分五成。
只是玲珑偶阁没开张多久,铺子还需要流动资金,后续的生意也要本钱,所以夏朝兰只是提了一千两去花销,铺子的流动资金并未伤筋动骨。
陈萱自己也提了一千两,既然赚了钱,就不能委屈自己,她要给自己换个大宅子,买了个厨娘,王春花做饭不难吃,就是穷惯了,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她买了厨娘来,把一日三餐的事都交给厨娘,不再让王春花插手。
又买了马车、雇了车夫,请了两个婆子打理宅子的日常琐事。
有了钱,铺子的各种伙计,她也要准备上了,争取让她的客人享受眉州最好的服务。上次百衲阁闹事的人让陈萱觉得,应该聘请些类似现代保安一类的伙计。
平时不用做其它事,只要店里有客人不守规矩,就立马出面把人请走,寻常的伙计没有多少威势,在气势上就不能压倒闹事的客人,还得需要找写人高马大的人来顶场子。
招来的伙计们需要有一个头儿,这个头儿最好是陈萱自己人,完全可以信任,又能够服众,这个保安队队长的人选,陈萱已经想好了,就是她大姐——陈婉。
省去了培养人才的时间又被她完全信任。
她要铺子里找陈婉,预备说这个事,才进门,莫三喜就急急过来,把她拉去一边,口中道:“不好了,东家,临河街上开了个间新铺子,也是二手衣铺,名字叫卫氏旧衣。听说是恒昌的大公子开的,今日店里都没什么客人了。”
卫氏旧衣铺哪里不开,偏偏开在临河街,摆明了是要抢陈萱的顾客。
陈萱并不担心,她安慰莫三喜道:“三喜哥别急,我最不怕的就是比做生意,只要他光明正大地和咱们竞争,我就有把握守住咱们眉州最大旧衣铺的名头。”
莫三喜并没有因为陈萱的话松下心神,仍忧心忡忡道:“东家你不知道,卫公子是商业奇才,城里最大的酒楼是他开的,最大的香料铺子也是他开的,只要是他想涉足的行当,没有做不好的。”
陈萱当然不会小看古代人才,正要说话,莫尚淳过来了,他也是听说了卫氏旧衣的事,来找陈萱的。
“东家,是我连累您,定是当初我拒绝了他,来了百衲阁,才让他迁怒您,本以为城中有名的大善人不是小肚鸡肠之辈,没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东家,我去求他,让他放过你。”
莫尚淳在百衲阁做工这么久,自然知道陈萱家境其实并不好,当初的银子,也是咬着牙给的,他不是不知恩的人,人家处处为他想,他又怎么愿意拖累人呢。
陈萱有些哭笑不得,卫大公子确实小肚鸡肠,却不是为着抢人,多半是上次她当面羞辱他,他才怀恨在心,这种公子哥最好面子,陈萱惹了他,他就要找回场子,和莫师傅关系倒不大。
她安慰道:“您可别去,开门做生意,没有只许我做,不许他做的道理,他要是用家里的银子砸咱们,咱们那点银子兴许真砸不过他,被他砸死了,但比生意手段,我还不怕他。”
又指了指店里摆着的小玩偶,这是旧布做的,专门卖给贫苦的百姓,让买不起玲珑偶阁玩偶的孩子们也能乐一乐。
“莫师傅,你可不要忘了咱们现在最赚钱的生意已经不是旧衣了,铺子垮不了,别担心。”
莫师傅看了看这些憨态可掬的玩偶,这才稍稍有些放心,回后院做工去了。
陈萱却若有所思,卫氏旧衣,让莫师傅都担心不已了,更不用说铺子里其它伙计了,她的先安抚人心。
趁着今日本就没什么人,让陈婉和王春花守店,陈萱把伙计们召集到后院。当众宣布了一个消息。
“百衲阁要迎来第一个难关了……留下来的,百衲阁绝对不会亏待你们,只要在百衲阁做工到五十岁,且做工二十年的人,百衲阁将为你养老,百衲阁会每年拿出三厘年利,每月发放三贯钱作为养老钱,无论是生老病死,百衲阁都将用这个钱,尽一份力。”
伙计们瞬间炸了锅,要知道,眉州从来没有哪个铺子有养老钱的说法,伙计们老了,多半是让家里的儿孙养老,这还得看儿孙的良心,若没有良心,只有等死的份,还要盼着儿孙有出息,要是自己都养不活,别提长辈了。、
就有活计慷慨激昂道:“只要百衲阁要我一天,我就在做一天,东家仗义,咱也不是怂包软蛋,我看那卫氏旧衣铺的衣裳,没咱家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