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在古代锔瓷暴富 > 30(第2页)

30(第2页)

这一匣是一套三才盖碗,所谓三才,本来指的是天、地、人,这里指的是茶碗、茶盖和茶托,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匣中的白瓷器物,无论是茶碗,茶托还是茶盖,都胎薄如纸,釉色莹润,迎着晨光,能看见釉下细腻的纹理,竟似透亮的羊脂玉。

莫失让拿起来,指腹摩挲过盏沿,满意地点头:“没变形,没缩釉,火候刚好。”"

莫惊春颔首,莫失让说的没错。作为文物修复者,她并不擅长制造新瓷器,所以只能提供现代的理论指导,但鉴赏能力却是足够的。

老王和徒弟们也凑近看,皆是满眼震惊之色。

“莫三兄弟,你这手艺又精进了。这坯修的,快透亮了。”

“王哥,现在一家老小靠这手艺吃饭,不练不行啊。”

“莫三兄弟你太谦虚,小兔崽子们,还看,还不赶快帮你们莫三叔搬匣钵去,难道还要让你们三婶,少谦兄弟和两个妹子动手啊?!”

“哪用三叔三婶,少谦兄弟和妹子们动手!”

三个后生争先恐后的去搬匣钵,脸上都是敬佩的神色。

如此好的拉坯修坯手艺,他们只要学会七成,这辈子就够一碗饭吃了。

白瓷盖碗一共五个,除了一个有落渣点,其他都是完美品。

接着开青瓷盖碗。

匣钵一开,一个后生忍不住惊呼了一声,釉色青中透蓝,碗盖上的雕花清晰流畅,釉面润得像浸了层水。

莫惊春却皱眉,她翻过碗底——釉层稍厚,烧制时微微流釉,在底足凝成一道青痕,甚至连他们的“屾”字号都盖住了。

莫失让也看到了。

“可惜了”,他摇头,“这批青瓷的釉还是没调准。”

老王和他的徒弟不由的倒吸一口气,如此润的釉水居然还说没烧好,老天呀,还让不让他们这些普通手艺人活了?!

几个青瓷盖碗都是同样的问题,剩下的七八个匣钵都是茶碗,品相还不错。

到此为止,主烧瓷器都取了出来,这窑算是开的不错,莫失让一个一个拿起来看,嘴角咧开的笑明显压不住,尤其是看到那几个样子各异的白瓷盖碗。

刘氏和莫恋雪围在他周围,也各自捧着一件瓷器看,同样的满脸笑容。

莫少谦却坐在石桌边,神色严肃。就见他一手仔细端详青瓷盖碗,一手在一个手工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个本子的全称叫“续物山房窑口详记”,最初由莫惊春提出设置,经大家讨论得出需要记录的详细内容。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天气、泥巴、釉料、摆放位置、窑火状态,尤其是开窑之后瓷器出现的问题等。

莫惊春的本意是弄一个“错题本”,毕竟每次开窑肯定不都是完美品,瑕疵品的多少就决定了这一窑的价值。记录下每一次瑕疵品出现的可能情况,就可以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提高开窑成品率,自然就降低了成本。

这“错题本”一经提出,就受到莫失让和莫少谦的高度重视,他们也明白总结教训和经验,才能不断进步,可如何总结,根深蒂固的思想是记在脑子里。所以当莫惊春提出“错题本”的概念时,两人瞬间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总结”也是可以记下来的!

于是详记本就这样定了下来,甚至起了正式的名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