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在古代锔瓷暴富 > 31(第1页)

31(第1页)

这段时间莫家三房一家人都在为半个多后的南江夏祭做准备。

二楼的手工坊中,莫惊春在研究前几日从王家窑口拿回来的泥巴,莫少谦在做盖碗,至于莫失让,则是勤勤恳恳的为闺女儿子服务,将做好的各种胚子送至窑口,同时去查看他们在窑口定制的特殊陶器。

而一层的店铺内,只要客人不多,刘氏和莫恋雪母女两人坐在茶桌旁正练习着一些“莳绘”之法需要的工笔小画。

“莳绘”之法,用来修补一些只有小裂痕或者小缺口的瓷器,多数用不上锔钉,但修补材料和手艺的繁杂程度,却比锔瓷手艺只多不少。

莫惊春作为合格的文物修复师,修补一切器物都本着“存真”的原则,但作为专门手艺人的莫家一家人,却是具有各种奇思妙想,尤其是在学习了“独家”锔瓷手艺后。。

刘氏善画,虽早有瓷上彩绘,但自宋元女帝继位以来,世人心摹手追,追捧女帝最爱的青白两色瓷器。自然而然,除了那些真正慕古之人,彩绘瓷器逐渐无人问津。

那只修复的雪梅胆瓶,尽管得到无数称赞,甚至也招来不少客人,但如今依然在店铺显眼的地方挺立,无人问津。

后来莫惊春才知,人们称赞的是修复这只胆瓶的锔瓷技艺。

如何将修复和彩绘贯通起来,是在学会锔瓷手艺之后刘氏一直在想的问题。

直到前几天她去取儿子莫少谦送至字画铺子要装裱的画,看到铺子里的工匠在修补缺失古画——他们用的是续笔的方法,就是将古画缺失的部分自己填补完毕。

瞬间,刘氏脑中电光闪烁——如果用透明生漆打底,之后用厚重的金漆和银漆在瓷器破损的地方作画用以修补细小裂口呢?!

她急匆匆回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莫惊春,也是这时,莫惊春才想起现代的“莳绘”之法。

于是在莫惊春的故意引导下,“莳绘”之法在这个时代正式登场。

。。。。。。

门帘被掀起,带着风铃一阵响动。

二日后,那位老先生第三次踏入莫家的续物山房。这次他径直走向茶桌坐下,目光在茶具上逡巡。

莫恋雪赶忙起身招待,按照妹妹的嘱咐,她端上了那套修复好的青瓷盖碗。

茶汤注入,清香四溢。老者没有立即饮用,而是就着茶托将盖碗拿起,仔细观察盖碗杯壁那几个几乎看不见的锔钉。

盖碗质地青瓷,杯身马蹄形,杯壁极薄,只底部釉水有些厚,而可能因为胎修的过薄,在烧窑的时候杯口开裂,不过此时被三枚小巧的竹节状银锔钉固定住,并且用银漆绘制了竹子,整个一看,颇有竹影婆娑之感。

莫惊春此时已经下来了。

“老先生,安好。”

“莫四姑娘。”老先生微微点头。

两人略微寒暄,当莫惊春将话题引到老者之前说的破损瓷器上,老者再一次一带而过,不愿多说。

正奇怪间,这老先生却开口了。

“莫姑娘,老朽可否一观如何用锔瓷手艺修补瓷器?”

莫惊春微微一愣,但很快释然,原来是不放心自家手艺,才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谈论。如果这样,那倒是好办了。

“老先生有兴趣,自然可以。”说完,她引着老者来到楼上的手工坊。

手工坊宽敞明亮又干净,东西摆放有序,老先生暗自点头。

莫惊春带着老先生来到自己的工位,此时她面前的桌上,一只白瓷盘碎成十余片,旁边摆放着各种精巧工具。

净了手,莫惊春开始演示如何拼接碎片、定位钻孔、制作锔钉。老者站在一步之外,目光如炬,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这是什么钻?!”老者忽然道。

“此名弓钻,也是我续物山房所独创。”

莫惊春没有丝毫隐瞒,这弓钻的制作方法来自现代,如果没有她,就算要出现可能也得晚个百八十年,而现在会制作弓钻的只有赵五手下的铁匠,她相信赵五那边绝对不会泄露。

这也是锔瓷手艺有人模仿,却无人超越自家工坊的原因。

“这钻孔的角度。。。。。。”老者又指着莫惊春放下的弓钻问道,“为何要倾斜而非垂直?”

莫惊春手上动作不停:“倾斜钻孔能让锔钉咬合更牢固,且不易从外部看出痕迹。”她心中暗惊,这问题直指核心技术,普通看客根本注意不到。

老先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观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