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吕方远与倾城沧溟等十八罗汉在山道上回头,望着那片吞噬一切的烈焰,发出杜鹃啼血般的悲嚎,泪流满面,跪倒在地。
下山的道路,每一步都浸透了师兄弟的鲜血。
十六罗汉,为护送吕方远与倾城沧溟二人,前仆后继,接连喋血战死。
最终,吕方远与倾城沧溟带着满身伤痕和沉甸甸的传承,逃出生天。
然而,劫后余生的两人,却因传幽大师临终前那句未尽之言——“为我庸国”——而产生了根本的分歧。
吕方远目睹寺毁僧亡,家国飘摇,心中燃起熊熊复仇之火,誓要以手中烧造工艺在浮梁立足,积蓄力量,终有一日雪此血海深仇!
而倾城沧溟则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与无力感中,认为传幽大师是让他们隐忍蛰伏,保存火种,以待天时。复仇?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招致更大的灾祸,辜负了师父和十八位师兄弟以命相护的牺牲!
争执愈烈,兄弟之情在血海深仇与不同理念的撕扯下,寸寸断裂。在一个同样飘着冷雨的黄昏,两人于荒山破庙中,相对无言,最终决定分道扬镳。
“道不同,不相为谋。”倾城沧溟声音沙哑,眼中是化不开的沉痛与决绝,“方远师兄,保重。他日……望你莫忘师父‘为我庸国’之嘱,莫因私仇……误了火种传承!”
吕方远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抱拳回礼,声音冷硬如铁:“沧溟师弟,你也保重。传佛寺的血,不会白流!庸国的仇,终有一日要报!你我……就此别过!”
两人背向而行,消失在茫茫雨幕之中,再未相见。
吕方远凭借传佛寺的烧造工艺总纲,在浮梁苦心经营,筚路蓝缕,终创吕家窑场基业,青瓷白瓷名动一方。
然而,那核心的黑釉秘方,却始终掌握在倾城沧溟手中。他改名换姓,隐入市井,凭借黑釉配方在黑市立足,创立了后来声名赫赫的“有间拍卖行”,行事低调隐秘,只求自保。
时光荏苒,转眼数十年已过。
期间因战乱,只举办了两次万国会,而庸国又因无人可拿出上等匠心技艺,便没有参与,购入关税因此也自然涨至一成。
再加上上一次的万国会是邻邦瀛国靠“墨釉”胜出,让庸国不得不参加此次万国会。
此时吕家窑场已执浮梁牛耳,其青瓷白瓷虽精,却依然难于与传佛寺黑釉,甚至是瀛国凭借从传佛寺掠夺的部分残卷烧制的墨釉瓷器抗衡。
而瀛国也下了“战书”,说此次他们的瓷器必然惊艳亮相,字里行间对万国会魁首也是志在必得。
庸国窑务司找吕家家主,也就是吕方远商议,吕方远咬咬牙,打算使用青彩釉技法。
可谁也想不到的是,就在这决定庸国陶瓷声誉的关键时刻,一个神秘的黑市商人出现在瀛国。他如同幽灵般出现在瀛国最大的瓷器市场,手中一件黑釉盏,色如点漆,光可鉴人,釉面流淌着神秘的银色毫芒,瞬间压过了所有器物的锋芒!
瀛国政务司大惊失色,旋即狂喜,当即奉上巨额金票,想以重利打动黑市商人。
黑市商人同意了。
他收下金票,将一份写满“秘方”的锦盒交给了瀛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