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 1081 隆中对的最大弊端就是无法解决粮食补给4900字(第6页)

1081 隆中对的最大弊端就是无法解决粮食补给4900字(第6页)

“那我们再看看从荆州到洛阳这一条补给线,你到底靠不靠谱呢?

首先这一条补给线都没在蜀汉的势力范围内,也就是说你要越过曹操的境内去运粮食,

要么你就要经过孙权的领地,去运粮食。

你这粮食怎么能够保证安全到达前线呢?

咱们先撇开粮食运输的安全问题,再看一看粮食运输的消耗问题。

我可是查过资料,像这么长途运输粮食的,就是隋炀帝杨广这个脑残干过,

他把粮食从大运河的北端也就是北京,一直运到了高句丽,结果粮食的消耗是多少呢?

运到那里基本上都被那些农夫给吃光了。

最后他的大军反而没粮食吃了,你说这有多蠢呢?

诸葛亮要是把粮食从荆州运往洛阳前线,你猜粮食在途中要消耗多少呢?

你蜀汉的粮食本来就不如人家多,现在你还把大量的粮食消耗在了运输途中,你怎么跟别人打呢?

诸葛亮这个计划,他不但是在蜀川进攻关中的时候缺粮,也会让诸葛亮从荆州进攻洛阳的时候更缺粮。

这两个粮食补给线,那就是诸葛亮这种计划的最大短板。

你解决不了粮食运输的问题,士兵都没粮食吃了,你还让他们怎么打仗?

让他们活活饿死吗?”

杨广气得牙痒痒,你怎么又拿我举例呢?

你跟我爹有仇,你别拿我出气呀!

我早就跟你说过了,我那不是为了打仗,我那是为了消耗北方门阀的势力,为什么你们就没人听呢?

而此刻崇祯则是瞪大了眼睛,他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要被颠覆了。

原来这才是炎黄真正的军事天花板。

人家一针见血的就指出了隆中对的不足,而背后却蕴藏着这么多的军事道理。

可笑很多人还把隆中对当成颠簸不破的真理,觉得这是炎黄军事史上的奇迹,这真是知错不改。

自挂东南枝最纯昏君:

“这么看来的话,诸葛亮的隆中对,在最后一步,完全违反了军事常识,甚至是兵家大忌。”

“这焉能不败?”

“这样注定失败的战略,怎么会成为炎黄军事的天花板呢?”

宋徽宗脸色相当难看,而且身上都冒起了冷汗。

如果说诸葛亮前两步的计划,那还有人帮他怼陈通的话,

那这最后一步,就完全没有人会站在他的立场说话了。

因为诸葛亮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这存在着巨大的漏洞。

他此刻只能硬着头皮反驳。

最美瘦金体:

“从荆州往洛阳前线运粮,人家不能走大运河吗?”

“用水路运输,怎么就能够有粮食的巨大消耗呢?”

“到底是谁才不懂地理呢?”

“你把大运河给吃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