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越幻世:医女的爱与传奇 > 第七十章(第1页)

第七十章(第1页)

夏日的热风裹挟着沙尘掠过荒原,远处连绵的战旗在烈日下翻涌如赤色浪潮。自欧阳振轩带领赵家军挥师南下,铁蹄所至之处,竟似有摧枯拉朽之势,一路势如破竹。当初夏的蝉鸣初次响彻枝头时,欧阳振轩的势力版图已如燎原之火,扩张至原来的三倍有余,这惊人的速度,令天下为之震动,令欧阳凌胆寒。

而这一切绝非偶然。皇城之内,欧阳凌的统治已然岌岌可危,好似狂风中摇摇欲坠的危楼。他当初登上皇位之路,本就布满疑云,尽是些见不得光的阴诡手段,朝中诸多忠义之士对其多有不满,民间百姓更是难以信服。去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如猛兽般席卷而来,滔滔洪水冲垮了无数房屋,淹没了大片良田。在这本应是救灾安民、力挽狂澜的紧要关头,欧阳凌却被权力蒙蔽了双眼,一心只想着排除异己。他无视百姓的生死,将国库中那本应用于赈灾的钱粮,一股脑地尽数投入到铲除异己的阴谋之中。

一时间,凌云南部地区仿若人间炼狱,饿殍横七竖八地躺在路边,无人收敛;流民成群结队,如蝼蚁般四处奔逃,寻找生机。凄惨的哭声、绝望的呼喊交织在一起,充斥着整个天地。百姓们在这般绝境中,终于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多地爆发了农民起义,这些起义,迅速呈燎原之势。起义的烽火一处接着一处燃起,将欧阳凌那看似稳固的统治根基,烧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朝堂之上,之前欧阳振轩昔日身边围绕的那群年轻俊彦,个个饱读诗书、胸有丘壑,却因欧阳凌的猜忌打压,在仕途上遭遇灭顶之灾。不少人被无端下旨入狱,在狱中遭受冤屈,酷刑加身。那阴森的牢狱之中,回荡着他们痛苦的惨叫,却无人为他们主持公道。最终,他们在绝望之中,含冤命丧黄泉。而那些侥幸逃脱牢狱之灾的,历经此番劫难,也已心灰意冷。他们亲眼目睹了朝堂的黑暗与不公,对仕途彻底失去了信心,纷纷选择辞官归隐,从此远离这是非之地,不再过问世间繁杂的朝堂之事。

更为糟糕的是,凌云朝当下尚无科举制度,官员的选拔全凭自荐或者上司推荐。在欧阳凌统治的这段时间里,朝堂之上的风气愈发污浊。他所提拔上来的官员,大多是些只懂得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徒,这些人毫无真才实学,只知如何讨好上位者,以求在官场中平步青云。而被任命为将军的,要么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知愚忠的莽夫,要么便是养尊处优、整日沉溺于享乐,手无缚鸡之力的贵族子弟。曾经那些为凌云朝立下赫赫战功的能臣良将,在欧阳凌一系列昏庸的举措折腾下,早已如风中残叶,在狂风中飘摇,最终七零八落,难以再为朝堂效力。

凌云太祖皇帝当年戎马半生,纵横沙场,于马背之上奠定了这偌大的江山基业,一手打造出一支仿若鬼狼般的精锐之师,令四方来朝,威风凛凛。可如今时过境迁,欧阳凌篡位后,昏庸无道,肆意妄为,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卖官鬻爵之风盛行,致使军政腐败不堪。在军中,军饷时常被克扣,士兵们缺衣少食,训练敷衍了事,曾经的铁血纪律荡然无存,军心犹如一盘散沙,看似庞大的军队,实则外强中干,毫无战斗力可言。

军中士卒多来自平民百姓之家,他们亲身经历、亲眼目睹欧阳凌的种种恶行,心中积攒的怨恨犹如越堆越高的火药桶,只需一点火星,便能瞬间引发冲天爆炸。反观赵家军,一直以来纪律严明,赏罚公正,从不拖欠士兵军饷,士兵们作战时士气高昂。再加上欧阳振轩身为正统太子,名正言顺,在大义名分上占据绝对优势。如此一对比,孰优孰劣,哪边更值得效命,明眼人心中自然有了答案。

随着赵军一路南下,战报如雪片般纷飞而来。在诸多战报中,有一则消息格外醒目:在两军阵前对峙之时,竟有超过十万敌军,纷纷放下手中武器,毫不犹豫地投奔到欧阳振轩的阵营之中。他们或是出于对欧阳凌统治的绝望,或是被赵家军的正义之师所感召,毅然决然地做出了改变命运的抉择,为赵军的南征大业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

*林悦之身为女子,在这严守规矩的军中,本是被严禁踏入军营半步的。但她那颗医者仁心,全系在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生死未卜的伤员身上。为了能在残酷战场的生死一线间救死扶伤,她数次主动寻到欧阳振轩面前,言辞间满是恳切,条理清晰地晓之以理,饱含深情地动之以情。起初,欧阳振轩态度坚决,毫无转圜余地,他深知战场乃九死一生之地,凶险万分,林悦之不过一介柔弱女流,置身其中,稍有不慎便会性命不保,实在太过危险。可林悦之恰似咬定青山不放松,态度异常坚决,每一句话都如重锤,敲在欧阳振轩的心坎上,那恳切的言辞,好似带着千钧之力。最终,欧阳振轩实在拗不过她这股子韧劲儿,无奈之下,只得松口,同意让她前往相对安全的后方,参与救治伤员的工作。

林悦之深知战场形势危急,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耽搁。她迅速穿梭于军人女眷之间,目光如炬,仔细打量着每一个人。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和丰富的经验,她挑选出一批眼神灵动、手脚麻利且正值青春、身体康健的女子。这些女子虽大多出身平凡,从未接触过医术,但眼神中都透着对未知挑战的好奇与勇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