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凛他们走了有几天了?算算日子,该回来了吧?”宋夫人从宋凛他们出门那天就开始惦记,生怕他们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
丫鬟一边帮她捏着肩膀,一边宽慰道:“大公子行事向来稳妥,一定会平平安安地回来。”
“阿凛我倒是不担心。”宋夫人叹道。“他一个大男人,皮糙肉厚的,又有两个侍卫跟着,根本不需要操心。”
“阿弥从未出过远门,在府里又有专人伺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次出门,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也不知道她习不习惯。。。。。。”
丫鬟:。。。。。。。
她家大人莫不是捡来的?
宋夫人念叨了一番,心中很是不安。“派人去门口,瞧瞧近几日可有书信送回来。”
“是。”丫鬟应了一声。
尽管早上已经问过,但为了宽宋夫人的心,又去问了一遍。
回来时,丫鬟手上多了一封家书。
“夫人,大公子来信了。”
“快拿给我瞧瞧。”宋夫人激动地站起身来,迫不及待地将书信打开。
宋凛在家书中简单提了几句,大概的意思就是一切顺利,不日便会归家。他本来话就不多,即便是遇到了麻烦也是报喜不报忧,一句都不会提。
宋夫人看着简短的书信,意犹未尽。
“里面好像还有东西。”丫鬟捏了捏信封,发现有些不对劲。
里面竟然还藏着另外一封书信。
宋夫人展开,发现竟是姜弥写给她的,顿时笑颜如花。“是阿弥写的。。。。。。瞧,这才学了多久,就能记住这么多字了!”
宋夫人的欣赏溢于言表。
“这是。。。。。。少夫人写的?”丫鬟感到震惊不已。
她还以为,少夫人每天练字是闹着玩儿呢。
她凑过去瞧了一眼,发现竟洋洋洒洒写了整整一页。虽说字没几位公子写的好,但起码整整齐齐的,一笔一画都写清楚了。
“我家阿弥真厉害,时隔数日,字又精进了!”宋夫人提起姜弥,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少夫人在信里都写了什么?”丫鬟好奇不已。
宋夫人笑着念了出来。“母亲大人在上,阿弥在外一切都好,勿念。沧州有好多京都没有的吃食,阿弥打算买一些回来孝敬母亲。。。。。。”
“真是个乖孩子!出门还不忘给我捎礼物。”宋夫人对这个儿媳妇是越看越满意。相比起宋凛的只言片语,姜弥小话痨一般的书信更得宋夫人的心。“阿弥说,再有四五日就到京都了。你让人把栖梧院的被子拿出来晒晒,再去买几样阿弥爱吃的零嘴给她备着。。。。。。”
“是。”丫鬟笑着应下。
“夫人是真拿少夫人当闺女疼啊,连几位公子都没这待遇!”
“这或许就是俗话说的,傻人有傻福?”
“少夫人年少时日子过得艰难,幸好被咱们夫人给买下,如今也算是否极泰来,掉进福窝了!”
“宋家人仁厚,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
姜弥的家书是宋凛逼着写的。
一来,就当练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