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唐:我真没想当官啊 > 第136章 苏策有办法(第2页)

第136章 苏策有办法(第2页)

这黄崇仁可不简单,他不光是户部郎中,还是太子李承乾的铁杆支持者。

本来大家都觉得太子之位非李承乾莫属,谁知道魏王李泰半路杀出来,成了一匹黑马。

在文官集团眼里,李泰背后的武勋势力太猛了,相比之下,李承乾温文尔雅,才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尤其是苏策,他献上的军械让户部工作量暴增,还被看成是“魏王党”,黄崇仁对他能有好脸色才怪。

在黄崇仁心里,苏策就是个搅乱朝堂局势的不稳定因素。

“尚书杜大人正在宫里奏对,今天估计回不来了,你先回去吧。”

黄崇仁语气冷冰冰的,就跟打发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透明似的。

苏策本来想发火,眼珠子一转,脸上又堆起笑:“好嘞,下官告退。”

他这笑容里,藏着点小心思,像是在琢磨着什么坏点子。

黄崇仁有点懵,本来还想着苏策会大闹一场,自己就能趁机给他扣个“目无上官”的帽子,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好说话。

他心里犯起了嘀咕,不过也没多想,只当苏策是怕了自己的权势。

接下来的几天,苏策还是天天一大早来报到,然后又被黄崇仁随便打发走。

黄崇仁心里纳闷,只要苏策服个软,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尚书大人哪有闲工夫见一个小小的主事啊?

可苏策就跟块茅坑里的石头似的,又臭又硬,每天按时来,按时走,就是不提入职的事儿。

“这小子,简直就是个榆木疙瘩!”

黄崇仁懒得再管,一头扎进催办粮草的难题里。

为了筹措粮草,他天天忙得晕头转向,东奔西跑,结果还是没啥成效。

这时候,太极宫里,李世民正对着户部尚书杜如晦发火呢:“朕就只要二十万石粮草,你怎么老是推三阻四的,户部连这点事儿都办不好吗?”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声音威严又带着火气,眼睛跟刀子似的盯着杜如晦。

杜如晦一脸为难:“陛下啊,河东、陇右这几年连年受灾,国库为了赈灾,钱都花得差不多了,现在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粮草来调拨……”

杜如晦弯着腰行礼,额头上全是汗,面对皇帝的质问,他心里那叫一个无奈。

“哼!”

李世民心里其实也清楚情况,可吐蕃老是来边境捣乱,要是不反击,大唐的面子往哪儿搁啊?

“江南那些州都是产粮的好地方,想办法去那儿筹粮!”

李世民语气强硬,不容置疑,他心里明白,粮草对打仗来说,那可是重中之重。

“陛下,要是硬去征调粮草,老百姓怕是要怨声载道啊……”

杜如晦小心翼翼地提醒,他担心强行征粮会引起民愤,到时候社会就不安定了。

李世民眼神一冷:“朕只要结果,你要是办不到,就换人!”

李世民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狠劲儿,在他看来,当臣子的就得想尽办法把事儿办成。

“臣……臣一定尽力。”

杜如晦心里一哆嗦,知道皇帝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不是尽力,是必须办成!”

李世民加重了语气,又强调了一遍。

突然,李世民想起苏策在醴泉县推广的高产作物和商路的事儿,扭头问内侍王德:“苏策不是三天前就到长安了吗?去户部传他进宫,朕要见他。”

接着又对杜如晦说:“听说苏策在理财方面有点本事,你以后可以多跟他商量商量。”

李世民眼里闪过一丝期待,好像觉得苏策能把粮草的问题解决了。

杜如晦一下子愣住了,他居然不知道苏策已经到户部报到了。

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总觉得这个苏策,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他心里暗自琢磨,苏策这次进宫,会对户部,甚至整个朝堂局势,产生啥影响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