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到了陆青云收到宫中口谕那日。
他坐在内堂看着那道朱红封口的短旨,神色不显怒,却没笑意。
“召他回京听旨。”传信的中使这么说。
他没问多话,只摆手退人,随后让贴身侍卫去办两件事。
调人去南市铺子放风,添几句沈霜容私联李家旧军的传言。
并且叫京中几位清谈名士赴宴,安排酒画纸笔,但不许谈朝政,只许讲人。
“要他们自己讲出她的不妥。”
“是。”
等人退下,陆青云慢慢起身,把那封召旨扔进了炭盆。
火烧得不快,他一直盯着那点火苗,手里微微用力。
眼底那点杀气透出来一寸又收了回去。
“既然她要回来,那就看她回来以后,还能站几天。”
京中传言起得快,几日工夫,从南铺传到内城,从商贾圈子说进了私塾茶馆,说沈霜容并未死,是装伤潜伏,藏在李家。
又说她不奉诏也不请罪,反而暗中整军,还说贤王病未愈,却常出入后巷,鬼鬼祟祟,疑似合谋。
这些话起初没人信,但到了第三天,书肆里竟出现几页诗稿,落笔人署名京中散人,写得不明不白,却句句含沙射影。
再看酒楼墙上贴的画儿,女主角面容与沈霜容有三分相似,旁边却画着私军兵器、箭符军旗。
一传十,十传百,就连御史台下衙那几个常年端规矩的,也开始窃语。
朝中几位老臣接了风,私下问起陛下,沈霜容这人,到底还用不用?
皇上未答,只让人写了道诏书,不急着发。
太后却先一步有了动作,命人密传沈霜容,让她和贤王提前入宫,不等正式听旨。
李府内,沈霜容拿着传信,看完后笑了下,没出声。
“他先动了。”她把纸放下。
贤王坐在一旁,看着她,“你猜他会不会走极端?”
“他不敢。”她摇头,“他还想留一口气,替他父亲遮丑。”
“那太后。。。。。。”
“太后要保名声,也要保陆家那一线。”她顿了下,语气淡了几分,“但她更怕朝堂乱。只要我们把话摊开讲清,她不会护得太死。”
屋外风动,枝头落下一串未开的花骨朵,砸在檐下水缸里,轻轻响了一声。
她站起来,“准备进宫吧。戏到这一步,是该开场了。”
御书房西角的小门一早就有人守着。
太后坐在一旁茶室里,未着朝服,只披了件旧袍子,指头在茶碗沿上转来转去,低声和身边嬷嬷说:“她若不识相,就别怪哀家翻脸。”
嬷嬷轻声道:“但若真有东西拿出来,陆家。。。。。。”
“拿了也得看怎么拿。”太后语气一顿,眼神往外扫了眼,“陆家不是她能动的。”
未时,宫门开,贤王先入。身子还未全好,行礼时脚步不稳,被皇上一眼扫过。
“装也装得像些。”皇帝没让他多言,目光再扫向沈霜容。
她衣着极素,只戴了根旧玉簪,整个人看上去瘦了一圈。她上前行礼,抬头那一刻,眼神极静。
“你还活着?”皇上这句话问得没头没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