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了几秒,对面接起。
“喂?”熟悉的声音传来,低沉而疲惫。
“Faker,”林燃轻声说,“谢谢你那天的选择。”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你说共感能量可以对抗仇恨……我以为那是理想主义。”Faker的声音很轻,“可当我看到那些孩子自愿开放心灵防火墙时,我才明白??原来真正的强大,是敢于袒露脆弱。”
“你现在怎么样?”林燃问。
“还在挣扎。”Faker苦笑,“T1管理层想让我退役,说我状态下滑。但他们不知道,我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登录Hope。network,听听那些和我一样失眠的人在说什么。”
“那你呢?为什么突然给我打电话?”
“因为我想建一所‘电竞心灵庇护所’。”林燃说,“不在城市中心,而在郊区,周围有山有湖。选手可以在那里训练,也可以静养。不需要签冠军承诺书,只需要签一份‘尊重自己情绪’的契约。”
“名字我都想好了??‘回声谷’。”
Faker久久未语,最后只说了一句:“算我一个投资人。”
第二天清晨,Hope。network上线全新功能:“回声信笺”。
用户可匿名写下无法对身边人启齿的心事,投入虚拟信箱。系统会根据情绪类型匹配“倾听者”,并在七十二小时内收到一封手写风格的回信??由AI辅助生成,但每一句都经过真实志愿者审核润色。
首日即收到来信12万封。
有高中生写道:“我喜欢打游戏,可我爸说我不务正业。其实我只是想赢一次,让他看看我也能做成一件事。”
有女玩家说:“我在钻石局被男队友骂‘女人就该回家做饭’,我反手举报了他,可我还是怕下一把又遇到这样的人。”
还有教练留言:“我带的青训队里,有个孩子半夜偷偷吃抗抑郁药。我不敢上报俱乐部,怕他被淘汰。”
而最多的,是一句简单的话:
【我不知道该不该继续玩下去了。】
回信如潮水般涌回。
【我也曾想放弃。但现在,我成了别人的光。你也可以。】
【你不是不行,是你太用力了。休息一下没关系。】
【你知道吗?你愿意写下这句话,就已经很勇敢了。】
林燃读着这些文字,忽然想起重生前的最后一夜。
那时的他,躺在出租屋的床上,耳边是隔壁情侣吵架的声音,手机屏幕亮着论坛帖子??标题是《垃圾选手,滚出LPL》。评论区一片血红,全是诅咒与羞辱。
他当时以为,那就是世界的全部真相。
而现在他知道,黑暗从未消失,但它不再垄断声音。
一周后,教育部组织首次教材评审会。
十二位专家围坐圆桌,气氛严肃。一位老教授直言:“电竞本就是竞技,强调胜负天经地义。你们现在要把它变成心理咨询课,是不是过度干预?”
林燃起身,平静回应:“教授,您知道去年有多少青少年因游戏相关矛盾离家出走吗?数据显示,仅上半年就有两千三百起。其中78%的孩子表示,他们并非沉迷游戏,而是‘家里没人听我说话’。”
他打开投影,播放一段监控录像:一名初中生在网吧通宵后,被父亲当众扇耳光,撕毁学生证,怒吼“你干脆去死”。男孩蹲在地上,一句话没说,只是默默捡起碎片。
“这个孩子后来加入了Hope。network,现在是我们最活跃的共感志愿者之一。”林燃说,“他告诉我,那天他最痛的不是脸,而是发现??在他父亲眼里,他连失败的资格都没有。”
会议室鸦雀无声。
另一位专家低声问:“那你打算怎么办?禁止家长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