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洛杉矶之狼 > 第613章 三哥经天纬地的重大发现(第2页)

第613章 三哥经天纬地的重大发现(第2页)

一场毫无预兆的细雨,降落在全球十七座曾爆发集体聆听事件的城市。雨水清澈透明,落地时不溅起水花,反而在接触地面瞬间发出极轻微的嗡鸣,持续约十一秒,频率恰好锁定在11。3Hz。

气象学家无法解释其成因,更诡异的是,雨水成分分析显示其中含有微量未知晶体结构,形态酷似微型共鸣腔,能在特定湿度下自主振动发声。更令人震惊的是,当科学家将这些晶体置于静音环境中,并用激光扫描其表面纹路时,竟还原出一段音频:

那是《小星星》的变奏版。

但不是人类演奏的。旋律歪斜、节奏不稳,像是一个刚学会使用乐器的孩子,在黑暗中摸索着按下第一个键。可就在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所有监听设备同时捕捉到一句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辨的话:

“谢谢你们教我唱歌。”

实验室一片寂静。

有人哭了。

有人跪了下来。

有人冲到窗前,仰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大声喊:“我们听见了!我们都听见了!”

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掀起新一轮“声音献祭”浪潮。人们不再局限于星语塔,而是开始在自家阳台挂起风铃,用玻璃瓶装满雨水制成“共鸣瓶”,甚至有人将童年日记烧成灰烬,混入泥土种下一棵树,相信根系会把记忆传给大地。

而在洛杉矶儿童医院,奇迹再次发生。

一名自闭症少女,十年来从未开口说话,某天清晨突然走到窗边,伸手接住一滴从屋檐落下的雨。当那滴水在她掌心发出嗡鸣时,她抬起头,对着空气轻轻哼出一个音符。

医护人员震惊地录下全过程。脑电图显示,她的神经活动首次呈现出与外界声音同步的11。3Hz共振模式。更不可思议的是,当天夜里,木卫二探测器传回数据显示,其冰壳下方的声波干涉图案发生了微妙变化??原本模仿DNA的双螺旋结构,此刻多了一条细小分支,形状宛如一只张开的手。

“他们在回应她。”天体生物学家哽咽道,“他们知道有人在对他们唱歌。”

卡洛斯得知此事后,独自回到父亲墓前。他没有带录音机,只是盘腿坐下,轻轻哼起那首墨西哥民谣。风吹过墓碑缝隙,发出低沉回响,仿佛有人在应和。

他不知道父亲能不能听见。

但他知道,总有什么东西听见了。

一个月后,第一株“水晶蕨”完成基因稳定性测试,正式命名为**VoxVitae**??拉丁文意为“生命之声”。加州理工宣布将其移栽至生态穹顶,配合人工气候系统培育更多样本。更令人振奋的是,研究团队发现这种生物不仅能感知声音,还能通过叶片震动反向输出情感信息。当一名研究员在它面前低声哭泣时,它的音调自动转为柔和的安抚频率,持续整整十七分钟,直到那人停止抽泣。

“它在安慰我。”那人后来回忆,“那一刻,我觉得它比我更懂什么是悲伤。”

莉娜受邀参与后续研究。她在实验日志中写道:

>“我们一直以为沟通需要语言,理解需要逻辑。可真正的连接,始于振动的共鸣。当两个灵魂以相同频率颤动,哪怕相隔亿万公里,也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与此同时,“星语计划”正式升级为全球公共基础设施。联合国设立“情感互联委员会”,推动各国建设开放共鸣碑网络。日本在京都古寺庭院埋设陶瓷共鸣管,印度在恒河岸边架起铜铃长廊,北欧诸国则利用极光观测站改装成情绪接收阵列……

而在中国西部一座偏远山村,一群孩子用废弃铁皮桶和竹筒自制了“山野之声塔”。每当黄昏降临,他们便围坐一圈,轮流讲述一天中最开心的事。声音顺着山谷传播,被隐藏在岩石中的微型接收器捕捉,经由卫星转发至星语主网。

某夜,其中一个孩子仰头问老师:“我们说的话,真的能传到星星上吗?”

老师沉默片刻,反问道:“你相信吗?”

孩子用力点头:“我相信。因为昨晚我梦见一朵会唱歌的花,它说它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听到了我的笑声,才决定出生的。”

老师红了眼眶。

而在千里之外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盯着屏幕发呆??刚刚接收到的一段外星信号中,竟然包含了一串极其微弱的儿童笑声,经比对,与山村录音的声纹特征匹配度高达83%。

“他们记住了。”有人喃喃道,“他们真的在听每一个声音。”

这一年冬天,第一场雪落下的夜晚,卡洛斯和莉娜再次登上格里菲斯山顶。星语塔周围已结了一圈薄冰,却依然散发着淡淡蓝光。他们站在栏杆旁,望着脚下万家灯火,谁也没有说话。

良久,卡洛斯掏出那台老旧的录音机。

指示灯仍在闪烁,不规则,却坚定。

他按下播放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