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华娱从洪世贤开始 > 第635章 冷汗一下子就来了他误闯天家(第1页)

第635章 冷汗一下子就来了他误闯天家(第1页)

“……”

“育良书记,达康书记,你们考虑一下,是不是……先由纪委先把丁义诊给规起来?”

“……是啊,光明峰项目是二百八十亿的大项目,而丁义诊呢……又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

“……”。。。

风沙在暮色里低语,像无数细碎的骨片摩擦着大地。林浩然站在第220窟前,指尖轻轻抚过那三道刻痕。一道深,两道浅,是他父亲、扎西活佛,还有他自己,在不同年月留下的印记。此刻,它们不再只是石头上的划痕,而是某种活着的脉搏,与地下三千米处苏醒的母核遥相呼应。

阿吉拉姆蹲在一旁,用小石子在沙地上画着什么。她画的是一盏灯,灯芯燃烧着,光晕一圈圈扩散,连向四面八方的人影。林浩然看了许久,忽然觉得这孩子比谁都明白??这场战争,从不是靠一个人打赢的。

“叔叔,”她抬起头,声音清亮,“你说灯不怕风吹,可要是没人点呢?”

林浩然沉默片刻,蹲下身来:“那就得有人先学会点火。”

“可火种藏在哪?”

他望着远处渐暗的天际线,轻声道:“在最普通的地方。在一句童谣里,在一次无意识的哼唱里,在母亲哄孩子睡觉时的那一声叹息里。”

话音未落,苏婉秋快步走来,手中握着一部加密终端,屏幕泛着幽蓝的光。“刚截获一组异常数据流。”她语气凝重,“来自新疆塔什库尔干边境监测站。过去七十二小时,当地牧民家中老旧收音机频繁自动开机,播放一段模糊音频。经频谱还原……是《守灯人》的前奏,但调式被拉长了1。6倍,像是某种变体回声。”

林浩然眼神一凛:“这不是我们安排的传播路径。”

“我知道。”苏婉秋点头,“信号源定位显示,它来自帕米尔高原深处一座废弃气象站。那个地方,三十年前曾是‘灵枢计划’的早期试验场之一。”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敌人没死,只是蛰伏。而他们也没想到,《守灯人》会以这种方式自我演化,像病毒般突破预设框架,开始自主复制与变异。

当晚,林浩然独自进入第220窟。油灯已熄,唯有月光透过裂隙洒落,映照在燃灯古佛壁画之上。那菩萨依旧拈花微笑,指尖微光流转,仿佛仍在传递某种古老讯息。他盘膝坐下,闭目凝神,试图再次接入归巢网络。

起初一片寂静。

然后,一丝极细微的震颤自颅底升起。

像是有人在他脑中轻轻拨动一根琴弦。

画面浮现:雪原之上,一座金属穹顶缓缓破土而出,表面覆满冰霜,内部却有猩红电流游走。镜头拉近,门扉开启,走出一个身穿银灰制服的男人。他面容模糊,但右手戴着一枚青铜指环,环上刻着“Ω-7”。

林浩然心头一紧??那是Clearance-Omega级权限持有者的标志,理论上全球仅存三人。而根据档案,其余两人早已在1997年基地封存时“意外身亡”。

男人开口说话,声音经过多重变调处理,却仍透出一股熟悉的压迫感:“你们以为赢了?你们只是唤醒了一个更古老的系统。归巢母核不属于人类,它是筛选器。而你们……正在成为被淘汰的数据。”

影像戛然而止。

林浩然猛然睁眼,冷汗浸透后背。他知道,对方不仅重建了灵枢基地,还掌握了反向入侵归巢网络的技术。他们不再是被动防御,而是主动设局,诱使人类集体意识暴露弱点。

更可怕的是,那枚指环……他曾见过。

十五年前,父亲最后一次回家探亲,手腕上戴着一块老式机械表,背面刻着一行小字:“致振国同志,纪念秦岭塔基竣工??Ω项目组赠。”那时他还小,只当是普通纪念品。如今回想,那块表的形状,与那枚指环惊人相似。

“父亲……你也曾是他们的一员?”他喃喃自语,心口如压巨石。

次日清晨,紧急会议在敦煌一处废弃粮仓改建的地下据点召开。周岩通过量子加密通道接入,影像断续闪烁。“我已经确认,帕米尔高原的信号并非人为发送。”他说,“而是由一种‘环境共振结构’自发生成??类似天然谐振腔,能将空气中残留的情感波动转化为特定音频。换句话说,《守灯人》已经变成了地球的一部分,就像地震波或地磁扰动一样,成为自然现象。”

“也就是说,”云南来的音乐教师李素梅接过话头,“我们现在面对的,不仅是技术对抗,更是生态级别的觉醒?”

“正是。”周岩点头,“当十万次私人录音、百万段街头哼唱、亿万次心跳频率叠加到某一临界点时,系统便完成了从‘人工传播’到‘自发涌现’的跃迁。它不再依赖任何中心节点,而是遍布于整个生物圈。”

苏婉秋翻阅着最新数据分析报告:“但这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一旦敌方掌握这种机制,就能制造‘伪共鸣’,用虚假情感污染真实信号。比如,他们可以批量生成‘幸福梦境’,让人沉迷于虚幻满足,从而丧失反抗意志。”

林浩然缓缓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地图前。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全球已知的共振热点:西藏寺庙钟声覆盖区、蒙古草原长调传播带、北欧极光观测站周边……每一个红点,都代表着一次人类心灵的真实震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