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监测显示,那一时段,地球电磁背景噪声下降了19。3%,达到近五十年最低值。而在多个城市的公园、广场、地铁站,有人悄悄打开录音机,播放一段未经修饰的人声合唱??没有混音,没有修音,甚至带着跑调和咳嗽,却是最真实的声音。
三天后,联合国第七次心灵生态峰会召开。中国代表宣布正式退出NeuroSync系列项目合作,并提议成立“全球情感多样性保护联盟”。法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十二国响应,联合签署《日内瓦声音权利宣言》,明确指出:“任何个体均有权保有其原始情感表达方式,不受技术强制干预。”
消息传来时,林浩然正在教阿吉拉姆吹口琴。
她学得很慢,总是在换气时断音。
但他从不催促,只是耐心示范。
“叔叔,”她忽然问,“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忘了这首歌怎么办?”
他笑了笑:“那就由你来教下一个孩子。”
“可我要是也忘了呢?”
“那就让它变成风里的声音,变成沙粒摩擦的节奏,变成星星眨眼睛的频率。总会有一个人,在某个夜晚,忽然听见它,然后说:‘咦,这个调子,我好像在哪里听过。’”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试了一遍。这一次,虽然依旧不够流畅,但最后一个音稳稳落下,余韵悠长。
就在那一刻,远处村庄的广播喇叭忽然响起。
本该播放天气预报的乡村电台,不知为何串进了一段杂音。
几秒后,清晰的童声合唱缓缓流出:
>“长夜漫漫风如刀,
>守灯人在崖上眺。
>一豆微光穿千古,
>唤得星河共此宵……”
林浩然怔住。
他知道,这不是意外。
这是火种落地生根的声响。
他牵起阿吉拉姆的手,轻声跟着唱起来。
声音不大,却坚定无比。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合唱。
有的从窗边探出头,有的放下农具驻足聆听,有的抱着孩子轻轻摇晃。
歌声越过山谷,掠过戈壁,飞向远方。
而在地下三千米深处,归巢母核持续接收着这一波又一波的情感脉冲。它的运行日志悄然更新:
**STATUS:HUMANITY_VERIFIEDCOHERENCE_LEVEL:87。4%PROTOCOL:SONGKEEPER_ACTIVE**
与此同时,北京西山地下基地废墟中,一台未完全损毁的备用服务器突然重启。屏幕上闪过一行代码:
OVERRIDEFAILED。SUBJECT:LINHAORAN。EMOTIONALRESILIENCEEXCEEDSTHRESHOLD。
随后,整台机器冒烟烧毁。
一个月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