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华娱从洪世贤开始 > 第651章 军舰怎么出国就变大呢(第3页)

第651章 军舰怎么出国就变大呢(第3页)

随着拍摄推进,林浩然越来越清楚一点:他不再仅仅是在拍一部电影,而是在搭建一座桥??一边是被忽略的普通人,一边是急于评判的世界。

某天收工后,他收到一条陌生短信:“林导,我是王建军的妻子。谢谢你那部电影。我现在已经跳了三个月广场舞,还认识了几个姐妹。上周末,我第一次主动提出想去三亚旅游。我老公居然答应了,还说要给我拍照。”

他回复:“恭喜你,终于为自己活了一次。”

对方回了个笑脸,再没多言。

他知道,有些改变,不需要轰动,只需要持续。

杀青那天,天气晴朗。最后一场戏在工地天台拍摄:周建国完成最后一次高空作业,缓缓走下梯子。地面人群鼓掌欢呼,唯有他平静如常。儿子突然跑过来抱住他:“爸,我录了你工作的视频,发到班里了。同学们都说,你是最酷的父亲。”

他愣住,眼眶瞬间红了。

镜头定格在他脸上??风吹日晒的皱纹里,藏着一丝迟来的释然。

关机那一刻,全场安静了几秒,然后掌声响起。许多人眼含泪水。

林浩然走上前,向所有参演的工人深深鞠躬:“谢谢你们,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力量。”

后期制作期间,他坚持保留所有原始音效:金属碰撞声、风声、脚步声、喘息声。主题音乐仍由素人演唱??这次是一位农民工妻子,在丈夫离家务工当晚,对着手机录下的一段清唱。她说:“我不会唱歌,只会哼两句老家的小调,哄自己睡觉。”

林浩然将这段哼唱作为片尾曲,循环渐弱,直至归于寂静。

成片136分钟,节奏沉缓,几乎没有戏剧性高潮。投资人再次建议删减:“太压抑,年轻人坐不住。”

林浩然摇头:“他们可以走出去。但那些从未被看见的人,有权拥有属于他们的完整时间。”

最终上映前夜,他独自来到影院放映厅,看了一遍全片。灯光熄灭,银幕亮起,当第一缕晨光照在脚手架上的身影时,他闭上了眼睛。

他想起李红灶台前的身影,想起陈素芬咳出血丝却继续前行的背影,想起张晓芸说出“我的名字叫张晓芸”时的微笑,也想起周建国抱着儿子那一刻的颤抖。

这些人,都不是英雄。他们只是活着,在生活的重压下,依然选择承担,依然选择爱。

散场后,他在导演日志写下最后一句话:“所谓伟大,不过是平凡人在无人注视时,仍不肯熄灭的微光。”

首映礼当天,数百名普通劳动者受邀入场。有保洁阿姨,有快递员,有菜市场摊主,也有退休教师。他们穿着整洁的衣服,有些拘谨,有些激动,但都挺直了腰。

电影结束,灯光亮起,许多人仍在擦拭眼泪。一位中年男子站起来说:“我就是片里的爸爸。我干了十五年塔吊司机,从没让孩子看过我工作的地方。今天看完,我决定下周带他去工地转转。”

全场掌声雷动。

社交媒体再次沸腾。“#他的名字叫周建国#”登上热搜。无数人晒出父亲的老照片,附文:“他不只是谁的父亲,他是________。”空白处填满了名字、职业、梦想、遗憾。

林浩然坐在后台,看着手机里不断跳动的消息,忽然收到一条私信:

“林导,我是周建国原型人物的儿子。我爸今天第一次跟我视频超过十分钟。他让我看他工作的地方,还笑着说‘这儿挺高的,但很稳’。我哭了。原来我一直误解了他的沉默。”

他放下手机,望向窗外。

晨曦初露,城市苏醒。一辆公交车缓缓驶过街道,车窗上倒映着朝阳,也映出无数匆匆行走的身影。

他知道,还有更多故事等着被讲述。

而他,将继续举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