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后,陈远把车开到了杭城,在赵琳的公司楼下,等着宋嘉年下来。
打了个电话,过了一会,宋嘉年就急匆匆的赶下来了。
穿了一条黑色的牛仔裤和小靴子,上半身是黑色的小西装和衬衫,已经有点女白。。。
小满举着那罐“甜奶纪”笑得像春天里最柔软的风,陈远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很久,指尖轻轻划过照片边缘,仿佛能触到女儿脸颊上那抹红晕。他把手机收进胸口口袋,转身走向质检室。阳光从高窗斜照进来,落在不锈钢台面上,泛起一层银白的光。
“HMO活性检测结果出来了。”老张的学生、农科院新来的李工推了推眼镜,“86。1%,和试产批次几乎一致。”
陈远点点头,没说话,只是拿起检测报告逐行细看。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路的起点。注册证拿到了,市场反应热烈,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当三万罐被抢空后,消费者要的不再是情怀与故事,而是稳定如一的品质、准时送达的服务、持续可信赖的品牌形象。
而这些,全压在他肩上。
当天下午,江晚意发来一份邮件:《关于供应链风险预警及产能爬坡计划》。附件长达二十八页,详细列出了原料供应、包材交付、物流仓储、客服响应等十二个潜在瓶颈点。她在末尾写道:“热度可以点燃市场,但只有系统才能守住口碑。我们不能再靠奇迹活着。”
陈远回了三个字:“明白了。”
他连夜召集团队开线上会,声音冷静而坚定:“接下来三个月,我们的目标不是销量翻倍,而是‘零断货、零客诉、零质量偏差’。谁负责的环节出问题,谁亲自去客户家道歉。”
没有人反驳。
接下来的日子像一场无声的战役。河北倍恩工厂实行两班倒,每小时抽检一次灌装精度;包装车间加装了AI视觉识别系统,确保每一罐标签无褶皱、喷码清晰;物流合作方启用专属冷链专线,承诺48小时内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与此同时,陈远做了一个让投资人惊愕的决定:暂停所有媒体投放计划,将原定用于广告的五百万元预算全部投入用户体验升级??包括建立24小时育儿顾问热线、开发智能喂养记录小程序、为每位购买用户赠送一对一营养师咨询服务。
“你们这是在烧钱做慈善!”一位投资人打来电话质问,“品牌刚起来,不趁热打铁扩大声量,反而缩回去搞服务?等别人抄了你的配方,你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陈远坐在办公室,窗外夜色沉沉,他望着桌上那罐始终没拆封的“甜奶纪”,缓缓开口:“如果一款奶粉的价值只靠营销撑着,那它根本不该出生。我们要做的不是快,是稳。是让妈妈们哪怕半夜三点打开APP,也能听到一个真实的声音说:别担心,我在。”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最终传来一声轻叹:“……你比我想象中更疯,但也更清醒。”
四月中旬,第一波大规模用户反馈陆续回流。
有位广州妈妈写信来说,她六个月大的双胞胎原本交替腹泻便秘,换了“甜奶纪”两周后,排便规律了,夜里醒来的次数也少了。“我不是迷信新品,但我愿意相信一个愿意让我们免费试用、还主动回访的品牌。”
也有投诉。
一位来自成都的爸爸怒气冲冲打进客服热线:“你们这奶粉泡出来怎么有点挂壁?是不是掺假了?”语气激烈,言辞近乎侮辱。值班顾问小周没有挂断,也没有辩解,而是耐心听完,记下批次号,随即启动应急流程??两小时后,一名区域技术员带着新罐奶粉上门检测,并现场演示正确冲调方式(水温70℃、先加水再放粉、轻摇非猛晃),最终发现是家长误用了过期温奶器导致水温不准。
临走前,技术员留下一本《科学喂养操作手册》和一张手写卡片:“感谢您提出问题,它帮我们发现了说明书不够直观的风险。这是我们改进的方向。”
三天后,这位父亲在微博私信江晚意:“对不起,我态度不好。但我没想到你们真派人来了。我现在成了你们的铁粉。”
江晚意把这条消息转发到内部群,配文:“用户的愤怒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连骂都懒得骂。”
五月,初夏微热。
“甜奶纪”上线满两个月,复购率高达74%,远超行业均值;京东好评率维持在99。6%,天猫店铺动态评分三项全绿。多家母婴KOL自发测评,称其为“近年来最值得期待的国产新势力”。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未止。
某天清晨,陈远刚走进办公室,就看见江晚意站在投影屏前,脸色凝重。屏幕上是一份匿名举报材料截图,发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控“甜奶纪”涉嫌虚假标注HMO含量,实际检测值不足宣称值一半,并附有某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假的。”陈远一眼看出破绽,“这份报告用的是普通液相色谱法,根本测不出HMO异构体活性形态,属于方法学错误。”
“但公众看不懂。”江晚意声音低沉,“而且,发布渠道是知乎热榜和微博话题,已经有媒体准备跟进。”
更麻烦的是,举报人署名“前项目成员”,虽未具名,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研发细节的熟悉程度,极易引发联想。
“又是内鬼?”有人问。
陈远摇头:“更像是外部专业团队操盘,手法太精准了。他们知道我们怕什么??不是质疑,而是信任崩塌。”
这一次,他们没有立刻发声明。
而是做了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开放工厂直播日**。
他们邀请全国用户投票选出十位代表,涵盖医生、营养师、工程师、全职妈妈、自媒体博主等不同身份,实地探访倍恩生产基地,并全程直播。
直播当天,镜头从牧场原奶采样开始,一路追踪至灌装封箱。技术人员当众拆解一罐“甜奶纪”,使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现场检测HMO成分,结果显示:**2’-FL含量为1。38gL,略高于标示值1。2gL**。
主持人问:“会不会作假?”
检测员笑了:“你可以带走样品自己送检。”
直播间观看人数峰值突破百万,弹幕刷满“respect”“这才是真底气”“建议同行都来学学什么叫透明”。
当晚,知乎原帖被大量理性用户扒出漏洞,举报报告使用的检测机构竟是一家主营农药残留分析的公司,从未取得婴幼儿食品专项资质。舆情迅速反转,《新京报》旗下健康栏目发文点评:“创新者走在黑暗中,总有人想熄灭灯。但光一旦亮起,遮掩只会显得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