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看上去很近的地方,却需要咬着牙走上十几里乃至几十里路才能抵达,损耗就高的令人无法承受。
这些都是先天的劣势,没有那么容易改变。
朝廷能做的只有不断投入,同时调节天下各道人口,如此才能保障太平能延续的更久。
想到此处,刘继隆目光看向刘烈,主动对他开口道:
“两畿之地,如今近五百万口,关中荒地被开垦十之七八,东畿也被开垦十之六七。”
“若是置之不理,日后必然会重复前朝人相食的旧事。”
“此次汝回来,某欲令汝率今岁科举的平民进士将都察院上下换血,招募毕业的大学学子为御史,将两畿之地狠狠地查一查。”
刘继隆的话令刘烈下意识停滞呼吸,毕竟他是知道自己阿耶这些年到底迁徙了多少人。
别的不提,豆卢瑑案便有数十万人,其中三成都死在了路上。
这还是大汉的将移民沿途补给都补全的情况下,若是换做其他朝代,恐怕死的人还得翻个倍。
刘烈愣神之余,刘继隆便知道了他的想法,主动开口道:
“汝在地方当差,难不成没有见过官吏为难百姓,强取豪夺的事情?”
“若是见过,便该知道这群人死有余辜,而朝廷让他们迁徙活着,已经是网开一面了。”
“若是没见过,那正好趁此次机会见见,让成国公陪你走一趟。”
成国公即赵英,尽管赵英与自己十分相熟,且自己又是太子,但刘烈还是对这位神出鬼没的“长辈”有些害怕。
“儿臣愿往,倒是可以趁此机会看看两畿的龌龊事能有多龌龊!”
刘烈做出镇定的姿态,刘继隆见他如此,倒也没有揭穿他,只是将目光投向西门君遂。
西门君遂见状,随即将刘继隆早就写好的手敕呈给了刘烈。
“太子,此为陛下手敕,只要太子吩咐,便可令内阁往三省六部补个章程,直接操办。”
西门君遂的话,刘烈十分清楚,所谓补章程也不过就是先斩后奏,杀对方个措手不及罢了。
只是以他浅薄的道行都能知道,那群硕鼠恐怕早就感受到了危险,如今都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试图熬过“寒冬”。
如果自己能将他们找出来那倒是还好,可若是找不出来,那自己身为太子的威信就要大大降低了。
他目光看向自家阿耶,却见自家阿耶已经走下了金台,头也不回的向外走去。
“距诸道大学毕业尚有数月,这些时日,汝还是先熟悉熟悉朝政吧。”
西门君遂连忙跟了上去,刘烈也并未像曾经那般叫苦不迭,反而恭敬朝他背影作揖:“儿臣领旨……”
待他起身,自家阿耶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而他也小心翼翼的坐在了金台的椅子上。
曾经在他眼中普普通通的椅子,如今却宛若琉璃般,仿佛担心稍微用力,便会使得它完全破碎。
只是这种小心翼翼随着他坐稳而消失不见,他目光跨过贞观殿,冲出了殿外。
这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他很喜欢,若是可以,他希望一辈子都不起身,永远坐在这金台之上。
但他清楚,想要实现这个愿望,他就必须做出些成绩给自家阿耶,给百官看看!
“既是如此……那该从何处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