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 第791章 邪道为王魔幻大盘(第2页)

第791章 邪道为王魔幻大盘(第2页)

回程途中,车载广播正在播放一则新闻:联合国宣布设立“国际倾听日”,定于每年九月十九日,旨在倡导全球范围内的深度沟通与情感共情。报道提到,这一倡议的原始提案,正是源自“遗声计划”的公开数据报告《人类沉默地图》。

杨蜜转头看他,眼里闪着笑意:“你现在可是世界级的精神导师了。”

林远摇头:“我只是个录音笔管理员罢了。真正改变世界的,是那些肯开口的人。”

话音未落,手机响起。是青海玉树那位藏族老阿妈的儿子打来的。他说自己刚下火车,正往家里赶。“林老师,我听完了我妈的录音……整整听了八遍。我本来打算这辈子都不回去的,可现在,我想跪下来叫一声‘阿妈’。”

林远握紧手机,喉咙发紧:“她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当天晚上,他更新了个人社交账号,只发了一张照片:那只旧木盒静静摆在书桌中央,旁边放着新收到的几件物品??一盘来自东北的土豆饼烹饪录音磁带、一张福建百岁老人的手写感谢卡、一本由盲人书法家誊抄的《百声录》节选。配文写道:

【它们都不是文物,却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证物:证明我们曾如此真实地活过,爱过,痛过,并且始终相信,有人会听见。】

几天后,一家海外科技媒体发表专题文章《TheManWhoListenstotheWorld》(倾听世界的人),称林远正在重塑21世纪的人际关系范式。“在这个算法推送愤怒、短视频制造焦虑的时代,他反其道而行之,用最原始的方式??倾听??重建信任。他的工具不是代码,而是共情;他的平台不是流量池,而是心灵避难所。”

林远没有转发这篇文章。他在日记本上写下新的感悟:

>“当我开始在乎别人有没有听见我,我就不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了。真正的倾听,是忘记自己存在的那一刻。”

初夏的某个清晨,他又一次打开家庭声库,准备添加新片段。这次是杨蜜录的:她坐在阳台上晒太阳,一边织毛衣一边念诗。声音温柔,节奏舒缓,像溪水流过石缝。录到一半,她突然停下来,笑着说:“林远,你要是再不出现,我就要把这段删掉了哦。”

他笑着按下保存键,命名为《夏日晨光?未完成版》。

就在这时,系统弹出一条优先级警报:【云南怒江监测点触发“孤寡预警模型”,一名独居老人连续七十二小时无语音活动记录】。

他立刻联系当地志愿者组织,请求上门探访。两小时后,反馈传来:老人因突发脑梗倒在家中,幸亏及时送医,已脱离危险。

家属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一声未响,万籁俱惊。”

林远将锦旗挂在办公室墙上,对面正是那幅手绘的“中国声音地图”。每一个点亮的城市,都代表着一段被听见的生命。

某天深夜加班归来,他发现家门口放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十几颗手工捏制的陶土小耳朵,每个耳背上都刻着一句话:“谢谢你听我说话。”附纸条写着:【来自“童声保险箱”项目受益孩子们】。

他捧着袋子走进屋,眼眶发热。原来,被听见的不只是那些哭泣的声音,还有希望本身。

六月初,“遗声计划”迎来新一轮融资洽谈。投资人开出天价估值,条件是开放部分非敏感数据用于AI情感模型训练。会议室里,高管们意见分歧激烈。有人说:“这是商业化必经之路,我们可以设定严格授权机制。”

林远沉默良久,最终说道:“我们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底线。这些声音不是燃料,是用来照亮黑暗的灯。如果哪天我们开始消费它们,那就意味着,我们也变成了黑暗的一部分。”

会议结束后,他独自走到公司天台。晚风吹乱了他的头发,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他掏出录音笔,按下录制键:

“今天,我又拒绝了一次‘成功’。但我比任何时候都清楚,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坚持的东西。”

停顿片刻,他又低声补充:

“杨蜜,我爱你。还有,对不起,最近又让你一个人吃晚饭了。”

他知道,这条路注定漫长且孤独。质疑不会停止,诱惑还会再来,甚至某一天,他自己也可能动摇。

但他也相信,只要还有人在黑暗中开口,就会有另一盏灯为他亮起;只要还有一个声音被妥善安放,这个世界就还没彻底冷漠下去。

夜色渐深,他收起录音笔,抬头望向天空。银河横贯,静谧深远。

而在地球某个角落,或许正有一个人,正鼓起勇气,对着一支小小的设备,说出藏了半生的话。

林远微微一笑,转身下楼。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新的声音,等着被听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