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 第803章 首尔约定也是你的梦(第2页)

第803章 首尔约定也是你的梦(第2页)

五月末,国务院参事室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法学、伦理学、心理学及科技界代表共议“静默之声”的社会影响。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你们正在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情感数据库。”一位白发教授严肃指出,“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谁能保证这些私人倾诉不会被滥用?谁来界定‘适度疗愈’与‘情感操控’的边界?”

林远起身,将一支U盘插入投影仪。“这是我个人的所有语音档案备份,包括我母亲临终前的最后一段话。”他说,“从今天起,‘静默之声’核心算法将接受国家第三方机构年度审计。所有用户数据实行‘双密钥加密’,钥匙分别由公司与独立伦理委员会保管。任何调取行为必须经用户本人授权或司法程序批准。”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我们不怕监督,因为我们守护的从来不是技术,是人心。”

会议最终通过决议:将“静默之声”纳入国家心理健康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同时成立跨部门伦理监管小组,定期评估其社会效应。

六月初,朵朵随妈妈赴京参加儿童文学颁奖礼。她在后台遇见一群来自四川凉山的留守儿童合唱团成员,孩子们怯生生地递给她一幅手绘卡片??画中是一个女孩站在星空下,耳朵连着无数条发光的线,通向远方的山川湖海。

“姐姐,我们也想建‘说话树’。”一个小女孩仰头问,“你能帮我们吗?”

朵朵红着眼眶抱住她:“能,一定能。”

当晚,林远收到女儿发来的语音消息,背景音是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爸爸,你说得对,世界上最多的声音就是‘我想你了’。我现在也想你了。”

他把这段录音设为手机铃声。

夏天真正来临前,“百城千校”第二阶段全面铺开。七百所新增学校中,有三百所位于高海拔牧区或边境村落。为了让信号覆盖更广,团队联合航天科工开发出基于低轨卫星中继的“声屿?牧区特别版”,即使在无基站区域也能实现每日定时语音上传。

西藏那曲的次仁来电时,正骑马穿越雪谷。“我们把‘无声钟楼’升级了。”他兴奋地说,“现在每次敲钟,震动波形会被转换成一句话,通过地面传感网传送到十里内的帐篷里。有个老人听完后跪下来磕了个头??那是他亡妻常说的话:‘奶茶煮好了,回来喝一口。’”

林远听着,久久无言。他想起小时候拍戏,导演总嫌他表情不够丰富。“你要学会用眼神讲故事。”那时他拼命模仿别人的眼神,直到重生后才懂得,真正动人的表演,从来不需要演。

七月流火,日内瓦湖畔微风拂面。

颁奖典礼当天,林远穿着一件素色中式立领衫走上舞台。聚光灯下,他没有念稿,只是平静讲述那个雨夜老人接到“锅盖没盖好”回应的故事。

台下坐着各国代表、科学家、艺术家。有人擦拭眼角,有人低头沉思。

主持人追问:“如果有一天这项技术被用于虚假宣传,甚至政治操纵,您是否后悔创造了它?”

林远答:“火可以取暖,也可以焚屋。但我们从未因此禁止人类用火。关键不在工具本身,而在使用它的人心中是否有光。”

掌声如潮。

三天后,他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了一场名为《被遗忘的声音》主题展。展厅中央悬挂着一台老旧电话亭,内部循环播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匿名倾诉??

一位越南老兵对着亡妻照片说:“今天我种的茉莉开了,你最爱的味道。”

一名叙利亚难民男孩低声呢喃:“爸爸,我梦见你回来了,醒来却发现枕头湿了。”

还有那位新疆服刑人员的忏悔录音,在经过受害者家属同意后重新展出。墙上新增一行字:

>“我不原谅你。”

>“但我希望你好好活着,替他看看这个世界。”

展览持续两周,参观人数超四万人次。许多人在留言簿写下自己的故事。一位瑞士老太太握着林远的手说:“我丈夫去世二十年了,刚才听见‘回音匣’模拟他的声音叫我‘小玫瑰’,那是他年轻时的秘密昵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欺骗,但我的心,好像终于松开了。”

回国航班上,空姐送来一份国内新闻简报。头条标题写着:

**《“静默之声”接入全国殡仪馆系统,推出“告别语音存档”服务》**

报道称,即日起,全国各地殡仪馆将为逝者家属提供免费语音采集服务,帮助他们在亲人临终前录制最后的话语,并生成AI辅助延续语音包,供后续情感疗愈使用。民政部表示此举旨在推动“人文殡葬”建设。

林远看着报道,手指微微颤抖。

他知道,这条路越走越深,争议只会更多。有人会骂他鼓吹“数字永生”,有人会指责他商业化死亡。但他更清楚,对于那些来不及说再见的人来说,哪怕只有一分钟的真实对话,都值得全力以赴。

飞机降落首都机场时,已是深夜。

他拖着行李走出航站楼,手机震动不止。最新一条微信来自周岚:

“苏晓今天画了一幅新画:月亮船上坐着爸爸和妈妈,中间是她,手里牵着一只风筝,线上写着‘我在长大’。她妈妈说,这是五年来第一个全家团圆的梦。”

林远抬头望天,乌云散尽,银河清晰可见。

他打开语音备忘录,轻声说:

“妈,我做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