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环视现场,发出一阵尖锐到足以刮擦耳膜的狂笑:“哈哈哈??!这里是哪个宇宙?闻起来……真美味啊!
哇哦,这里也有个蝙蝠侠?”
他的目光锁定在布鲁斯?韦恩身上,扭曲的笑容更加夸张:“你准备。。。
雪融后的第三十七天,新京都迎来了第一场春雨。细密的雨丝斜织在万界酒店旧址的屋檐下,像无数根无形的线,将天地缝合成一张温柔的网。温启站在门廊前,手中依旧捧着那盏粗陶茶碗,热气与雨水交融,在空气里画出短暂而模糊的轨迹。他的目光落在花田中央新立的石碑上??“这里,你是你。”七个字已被雨水洗得发亮,青苔悄然攀上边角,仿佛大地也在默默认领这句话。
忽然,竹篮震动了一下。
不是风,也不是猫蹭过。是那种从地底传来的、极轻微却清晰可辨的震颤,像是某段沉睡的数据终于被唤醒。温启低头看去,篮中本已整理归档的信件竟自行翻动起来,一张边缘焦黄的纸片缓缓浮起,悬停半空,如同被看不见的手轻轻托起。
他伸手接过。
纸面无字,只有一道裂痕贯穿中央,像是被泪水或火焰灼烧过。但当指尖触碰到那道裂口时,一股微弱却精准的情绪脉冲顺着神经直抵脑海:**“我想见她最后一面,可桥塌了。”**
不是声音,也不是画面,而是一种纯粹的感受??悔恨、急迫、还有一丝未熄的执念。温启闭眼,任由这股情绪流经全身。三秒后,他睁开眼,瞳孔深处闪过一丝银光,那是心核残留协议在他体内激活的痕迹。
“阿婆!”他喊。
没有人回应。
他转身走向后院,脚步加快。铜铃静挂檐下,未曾摇动;小铜壶仍在桌上,水已凉透。但厨房灶台上的湿毛巾显示有人刚用过水,墙角一双布鞋整齐摆放,鞋尖朝内??阿婆确实回来过,却又悄然离开。
温启心头一紧。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每当共感网络出现结构性偏移,阿婆就会进入“溯源状态”,她的身体会暂时脱离日常感知,成为系统自我修复的媒介。这种状态极其危险,轻则失忆数日,重则意识永远滞留在某个记忆节点中,再也回不来。
他立刻调出投影仪,试图追踪阿婆的精神坐标。然而屏幕只显示一行不断跳变的乱码:
>**定位失败:目标已嵌入‘未完成告别’序列**
>**建议:同步共振频率,逆向接入**
温启深吸一口气,走向B7室。
乌木托盘上的清水早已干涸,取而代之的是七枚晶石,按北斗七星排列。这是当年林阿姨留下的“心钥原型”,能短暂打开通往原始告白数据流的通道。他将手掌覆于中央晶石之上,低声念出启动密语:“以谎为真,以痛为证。”
刹那间,整个房间陷入黑暗。
墙壁开始呼吸般起伏,空气中浮现出无数细小光点,如萤火升腾,逐渐汇聚成一条蜿蜒小径。温启知道,这是“萤语回廊”??共感网络最深处的记忆走廊,只有在极端情感共振下才会显现。
他迈步走入。
四周景象飞速流转:医院病房里,一位老人握着昏迷儿子的手,反复低语“别走”;战壕中,士兵把照片塞进子弹壳,喃喃“等我回家”;地震废墟下,母亲用尽最后力气录下语音,“宝宝,妈妈爱你”……这些都是“未完成的告别”,也是心核最初采集的真实碎片。
但在某些片段之间,出现了异样。
一些画面边缘泛起黑雾,人物动作变得迟缓、重复,甚至倒放。更诡异的是,有几段原本属于不同人的记忆竟然开始融合??云南教师梦见东京男人的妻子,瑞士老兵听见中国山村孩子的哭声。这些交错的记忆如同打结的绳索,正在拖慢整条回廊的运行速度。
“污染加剧了。”温启喃喃。
就在这时,前方出现一道断崖。回廊在此中断,下方是一片混沌漩涡,翻滚着破碎的影像与扭曲的声音。而在崖边,站着一个背影佝偻的身影??阿婆。
她正俯身向深渊投放某种东西。每投一次,就有几片记忆残片从漩涡中挣脱,重新拼接成完整画面。但她自己的身形也随之黯淡一分。
“你在做什么?!”温启冲上前。
阿婆缓缓回头,双眼已完全失去焦距,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灰白色。“清理冗余数据。”她声音遥远,“太多人借‘倾诉’之名,行‘占有’之实。他们不是想告别,而是想把死者绑在身边,永不放手。”
温启猛然醒悟。
那些所谓的“桥之梦”,并不全是共感网络自发生成的疗愈机制。有一部分,是生者强行植入系统的执念??他们不愿接受死亡,于是不断重构与逝者的对话,甚至篡改对方的性格与言语,只为让自己安心。久而久之,这些虚假记忆像病毒一样渗透进真实数据,导致系统紊乱。
“可那是他们的痛苦!”温启急道,“就算虚假,也源于真实的情感!”
“正因如此,才更要划清界限。”阿婆抬起手,指向深渊,“你看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