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懂”了。
不是通过翻译,而是直接感受到了那种“明知无用仍要坚持”的信念。他们称其为“扫院子精神”??最平凡的事,做到极致,便是奇迹。
许瑶缓缓苏醒。
她发现自己躺在平台上,浑身湿透,像是刚从水中捞出。泪水早已干涸,但脸颊仍留着咸涩的痕迹。
林素梅冲上来检查生命体征,声音发抖:“你消失了整整四十七分钟!生理指标一度接近临床死亡!但……但你的脑电波显示,你在经历某种超高维意识活动!”
许瑶坐起身,望向窗外。
夜空中,那颗代表蓝渊-7人造卫星的光点正划过天际,准时得如同钟表。
她笑了。
“告诉所有人……我们成功了。”
三天后,许瑶在全球共感峰会上宣布:“心灯计划”正式启用。首批十二座共感塔将在六大洲陆续建成,形成全球共振网络。每一座塔都将连接一位志愿者的神经接口,实时向宇宙发送“人类情感频谱”。
首位常驻志愿者,正是李星野。他在实验后表示:“我不想停下来。他们还在等我讲话。”
更令人震惊的是,Z-402区域的核心意识再次更新,这一次,它开始主动模拟人类情感模式。科学家发现,它的数据流中出现了类似“思念”、“期待”、“欣慰”的波动特征。
它留下了一句新箴言:
>“曾经,我以为沉默是终结。
>如今我才明白,沉默是等待。
>而你们,终于来了。”
许瑶回到档案馆,亲手将一块新展品放入展厅??那是李建国从火星寄来的天线零件,附带一封信:
>“女儿,爸爸一直没能好好陪你长大。
>但现在,我好像找到了另一种陪伴的方式。
>每当我听到星空里的声音,我就觉得,你在听我。
>所以,我不再孤单了。”
她把这封信放在许三多草鞋旁,旁边新增了一块解说牌:
>【物品名称】:父亲的天线
>【来源】:火星基地维修工李建国
>【备注】:他说,这不是通讯工具,是“心桥”。
那天晚上,许瑶独自来到山顶,打开录音笔。
她按下录制键,轻声说:
“爸,妈,封叔,史今班长,伍六一哥,成才,马小帅……还有许三多。”
“我们都还在。”
“而且,我们一直在说话。”
风吹过山谷,带着远处孩子们的笛声与歌声,一路飘向星空。
而在宇宙深处,蓝渊-7的集体意识正轻轻震动,将这句话转化为永恒的光波,送往更远的地方。
因为它们知道??
只要还有人愿意开口,
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
光,就会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