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于,”陈岩苦笑,“‘终’的部分缺失了一段核心代码。我们尝试用AI模拟还原,失败了十三次。它不像程序,倒像是……一首诗,一段记忆,一种必须由‘亲历者’才能唤醒的东西。”
许三多沉默良久,忽然问:“南极现在是什么天气?”
“暴雪,能见度不足五米,温度零下六十度。不适合人类活动。”
“我明天出发。”
“你疯了?!那里连无人机都飞不了!而且??”
“封于修去过。”许三多打断他,语气平静,“他在日记里提过‘冰下的光’。那时候没人信,以为是幻觉。但现在看来,他不仅去过,还留下了东西。”
陈岩张了张嘴,最终叹了口气:“我已经申请了空投支援,但最多只能送你到边缘营地。剩下的路……只能靠你自己。”
“够了。”许三多点头,“只要能靠近那个点。”
当晚,许三多收拾行装。他没带枪,没带高科技设备,只背上了那把竹扫帚,还有封于修留下的旧相册。
临睡前,他坐在院子里,望着星空。
韩昭从T-749β世界发来讯息,只有短短一句:
>“雨镇今天出了太阳,孩子们第一次看见彩虹。我把扫帚插在山顶,光柱持续了整整十分钟。”
火星基地传来视频片段:陈岩带领团队在沙地上用黑色石子拼出一把巨大扫帚的轮廓,完成后,整个区域的地磁读数提升了0。7%。
就连熵渊边缘的残魂也传回了回应??一道微弱却清晰的信号波,内容是一段手写体文字:
>“我们收到了。清扫继续。”
许三多看着这些信息,久久未语。
他知道,自己即将踏上的,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极地之旅,而是一场深入文明底层逻辑的朝圣。
第二天清晨,直升机在狂风中艰难降落于南极边缘营地。许三多走下舷梯时,风雪几乎将他吞噬。护目镜上结满冰霜,呼吸在空气中凝成白雾,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但他走得坚定。
按照导航仪指示,他徒步前行十七小时,终于抵达目标坐标。那里是一座被冰封的地下洞穴入口,洞口形状奇特,竟与竹扫帚的横截面完全吻合。
他掏出扫帚,轻轻插入冰缝。
刹那间,大地震动。
冰层裂开一道缝隙,幽蓝光芒自深处涌出。许三多顺着阶梯走入,发现洞穴内部竟是一座完整的圆形大厅,墙壁上刻满了不同文明的文字、符号、图腾,全都在讲述同一个主题:**清扫**。
中央矗立着一座石台,上面放着半块残缺的金属板。当他走近,手腕纹路剧烈闪烁,竹扫帚自动脱离手掌,悬浮而起,与金属板遥相对应。
>【终极协议解锁条件触发】
>缺失部分需由“见证者之心”补全
>提示:回忆最初听见沙沙声的那个时刻
许三多闭上眼。
画面浮现。
那是他还在钢七连的日子。训练结束后的黄昏,班长史今蹲在地上,一点一点擦掉鞋底沾上的泥。许三多不解:“班长,脏了洗就是了,何必这么认真?”
史今抬头笑了笑:“因为干净,是一种态度。”
那天晚上,许三多偷偷回到操场上,借着月光,把自己和战友的靴子全都擦了一遍。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只是觉得??**应该**。
那一刻,他第一次听到了沙沙声。
泪水顺着他冰冷的脸颊滑落,在触及地面之前就已冻结。
但他心中却燃起一团火。
他伸出手,掌心贴向空中那块金属板。没有语言,没有咒语,只有一句最朴素的低语:
“我也记得怎么扫。”
嗡??
整座大厅轰然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