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1994:菜农逆袭 > 第470章 选址证书(第2页)

第470章 选址证书(第2页)

科学家无法解释,只能归因于某种集体潜意识共振。

但小满知道真相。

“它在翻译。”他对林溪说,“把人心深处的声音,翻成大地能听懂的语言。”

春天渐深,太平洋上的耳形结构终于停驻在福建沿海三十海里处。它不再移动,而是缓缓下沉,最终静卧于海底峡谷之中,形态宛如一只沉睡的耳朵。海洋监测数据显示,其表面开始分泌一种未知有机质,迅速吸附浮游生物与珊瑚幼虫,短短两周内便形成一片全新生态系统。

更惊人的是,每当月圆之夜,它会释放一次高频脉冲,覆盖整个东亚大陆。接收到信号的“倾听田”作物生长速度提升三倍,且普遍出现逆向抗旱、抗寒特性。原本需要五年恢复的土地,如今半年就能耕种。

国际社会震动。

联合国紧急通过《生态共情公约》,宣布所有“倾听田”为人类共同遗产,禁止军事干预或商业开发。三位曾效力“新纪元”的基因学家公开忏悔,承认当年试图人工复制主树基因失败的根本原因:“我们克隆了DNA序列,却复制不了那一千三百二十八个村民每天清晨对菜苗说的‘早安’。”

夏天来临时,柳沟迎来第一场丰收。

金黄的麦穗在风中起伏,耳状叶白菜肥厚鲜嫩,连最贫瘠的坡地都结出了累累果实。村民们举办了一场朴素的祭典,没有锣鼓,没有舞龙,只有所有人手拉手围住银白小树,齐声念出这一年的心愿。

当最后一个孩子说出“我想上学”时,天空骤然裂开一道缝隙,阳光如瀑布倾泻而下,正好落在村口那所刚刚重建的小学屋顶上。

林溪录下了全过程,并附上一段文字提交给全球网络中心:

>“我们曾以为改变世界需要权力、科技或暴力革命。

>可现在我们知道,只需要一个人愿意弯腰,把一粒种子放进干涸的土地,

>然后轻声说一句:‘我听见你了。’”

秋风吹起时,李家湾的主树第二次开花。

这一次,花瓣飘落之后并未腐烂,而是悬浮半空,缓缓旋转,最终拼成一幅完整的地图??七大洲四大洋,每一个标亮点都是正在建设或已建成的“倾听田”。而在地图中央,两棵树影交叠:一棵扎根黄土,一棵沉眠深海。

小满站在树下看了很久,转身对赶来采访的记者说:“我不是英雄,也不懂科学。我就是一个种菜的。但我相信,只要还有人愿意种,这片地就不会死。”

记者问:“如果有一天,这一切又被人破坏呢?”

小满笑了笑,指着脚下踩着的泥土:“那你得先教会锄头忘记怎么松土。”

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那天,林溪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封里没有字,只有一粒种子,夹在一张家书复印件中间。纸上写着稚嫩的笔迹:

**“爸爸,我和妹妹每天都有饭吃,学校还给我们发牛奶。我们把你留下的向日葵种在教室窗外,它长得特别高,说是在替你看家。”**

寄件地址是阿富汗北部的一个难民营。

她抱着信坐在树下哭了很久。直到一片雪花落在掌心,融化成水,映出头顶纷飞的耳形花瓣。

她忽然起身,打开全球广播系统,按下发送键:

“这里是林溪,来自中国甘肃柳沟。今天,我想讲一个关于种子的故事……”

信号穿越电离层,传向太空,传向深海,传向每一个仍在黑暗中等待回音的灵魂。

而在地球另一端,某个废弃实验室的角落,一台尘封多年的接收器突然亮起红灯。屏幕上跳出一行数据流,结尾赫然是三个字:

**“听到了。”**

风依旧吹着。

穿过山谷,掠过平原,拂过城市高楼间的缝隙,最终回到初心田上空。树叶沙沙作响,像是无数人在低语,又像是一句绵延不绝的回答:

“我在。”

“我在。”

“我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